返回首页

布局科技创新,迈向现代企业,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魏桥的转型图强“辩证法”

  □记者赵洪杰报道魏桥纺织绿色智能一体化生产车间内,到处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场景。

  ■编者按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近日,我省召开“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攻城不怕坚,攻坚莫畏难。重点工作攻坚,需要各地各部门一切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切服务高质量发展,咬定目标不放松,风雨无阻勇攀登。即日起,本报推出“重点工作攻坚看行动·一线探访”报道,聚焦各行各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做法新打法,展现各行各业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的生动实践。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魏桥创业集团。铝产业、纺织产业都是山东重要的优势和支柱产业,规模优势突出,但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偏低。作为全球最大的铝业和棉纺织生产企业,近年来,魏桥创业集团加快布局科技创新,向现代企业转型,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不少探索和做法值得借鉴。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张国栋 李剑桥

  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住魏桥创业集团进军创新“蓝海”的步伐。3月28日,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内,塔吊林立,打桩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正在紧张施工。一个环渤海地区市场化、开放型、国际化的创新创业高地,正在崛起。

  从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厂起步,40年艰苦创业,魏桥这个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在纺织和铝业这两个世界公认的“红海”领域迅速成长,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和铝业生产企业。

  是继续走扩大产能、壮大规模的发展老路?还是打破路径依赖,闯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魏桥,正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转轨图强“辩证法”进行改革攻坚,画好接续创业的新“S”曲线,回答时代之问、发展之问。

  “大与小”

  “一家公司是否强大,不是靠排名和盈利能力,而是研发投入、创新能力”

  连续8年位列世界500强企业,魏桥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现如今的魏桥创业集团,拥有2家香港上市公司、国内外12个生产基地,构筑起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和“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铝深加工”两条完整产业链。2019年,完成销售收入2800亿元,利税155亿元。

  对此,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一家公司是否强大,不是靠排名和盈利能力,而是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难逃“S型曲线”,迟早都会滑过抛物线顶点达到增长极限,而维持增长的秘密是在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第二条新的曲线。

  在已知的市场空间内发展壮大,可以采用规模化扩张的“红海战术”。但挺进创新的“蓝海”,意味着进入未知的市场,发展轨道必须转换,也孕育着新的增长曲线。

  去年,一个大手笔宣示了魏桥挺进“蓝海”的决心:魏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共建魏桥国科研究院,支撑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发展,布局魏桥国科滨州研究院、渤海科技大学(筹)和成果转化产业园三大板块。

  魏桥创业集团董事张敬雷介绍,基于滨州产业基础和中科院相关院所特长,魏桥国科研究院将建设智能制造及大数据研究中心、金属材料研究中心、纺织材料研究中心等七大专业研究中心,力争用10年时间达到国际一流研究中心水准,常驻滨州的科研人员超过400人。

  与此对应的是,定位于国内一流应用型特色大学的渤海科技大学,将设置智能制造、金属材料等八个学院,在校学生规模最高可达10000人,为滨州乃至山东的产业升级引进和培养工科类管理及技术人才。

  “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将科学家、金融家、企业家融合起来,在“家门口”转化科研成果,是科技园最显著的特点。

  一体化的创新融合力已经显现。光刻胶是电子化学品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突破了这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原本,项目计划在外省落地转化。科技园合作洽谈过程中,魏桥提出负责承担项目生产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出资6000万元作为项目入股资金,科研人员只需安心搞研发。去年,项目“转投”滨州。

  今年,魏桥将引进中科院10个“高精尖”项目。这些项目看起来“小”,但潜力无限。“科技园力争用5-10年时间,聚集300家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张波笑着说。

  创新,要承受失败的风险,也需“放长线、钓大鱼”的耐心。

  2017年,魏桥与苏州大学共建铝应用研究院。当时,张波对研发团队说:“你们踏踏实实搞科研,

  不要有思想负担,允许5年不出成果,允许失败。每年拿出几个亿没问题,无非是少挣一点。”

  科技创新上迈大步,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完善。

  “家族企业”一直是魏桥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张波开诚布公地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竞争力,关键要看是否建立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关键要看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如今,集团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中,非亲非故的占到50%以上。”

  对企业所有制,魏桥也积极谋变。2017年,魏桥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宏桥集团引进中信信托、中信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启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去年“牵手”中科院,正是中信一手促成的。继纺织、铝业两大板块香港上市,铝业板块引进战略投资者后,魏桥正在酝酿推出更大力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现代企业加快转型。

  “增与减”

  原材料、粗加工做减法,精加工、新材料、智能制造做加法

  去年12月,云南省砚山县,魏桥投资的203万吨电解铝项目奠基动工。

  记者蹲点采访时,魏桥铝业公司总工程师高立节刚从云南建设现场回来。“面对资源环境制约,这个项目将为滨州压减1000万吨煤炭消耗量。新建的云南工厂全部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彻底告别煤电。”

  魏桥的铝水,在滨州供不应求,而再生铝的能耗只有传统电解铝的3%-5%,魏桥又在循环经济上做起了加法。中国最大的再生铝合金生产企业新格集团,去年把再生铝暨环保科技项目落户邹平,每年将新增30万吨铝水供应。

  为了吸引项目落地,魏桥拿出3万多平方米厂房,以仅收取土地使用税的“成本价”供新格使用,今年6月即将投产。以此为代表,魏桥正在滨州重新布局200多万吨再生铝生产项目,打造全国最大的再生铝循环产业基地。

  产业下游,魏桥同样在做加法,他们瞄准的是汽车轻量化材料。“这些产品附加值很高、市场空间广阔。”苏州大学教授张海说,欧美发达国家铝制运输挂车的普及率已达到70%以上,特斯拉已实现了全铝车身,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位于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原邹平一电、二电拆除后,腾出近700亩建设用地。魏桥在此布局了轻量化挤压结构件、轻量化全车身总成、轻量化铝型材、轻量化中试基地4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7.5亿元。2月10日开始,这里已全面复工复产。

  “我们要打造中国最大的全流程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领先的铝制轻量化材料研发中心。”魏桥轻量化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说话透着一股兴奋劲。

  不仅铝产业,纺织板块也在做价值链提升的“加减法”。

  偌大的绿色智能一体化生产车间,到处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场景,从粗纱开始,一直到成品包装,全部通过空中轨道运输,轨道全长达到35公里,超长的智能细纱机单机最长1824锭,一个车间内就是12万锭。这里年产高档紧密纺纱1.5万吨、高档面料3500万码。

  “整个纺部万锭用工仅10人左右,比传统纺织厂节约用工90%。”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芸领着记者在车间走了很远,只见到寥寥几个工人。

  “长与短”

  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在价值链提升上“再造一个新魏桥”

  “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它们趋于集群。”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说。

  1吨铝加工成铝杆,附加值500元;加工成低压绝缘电缆,附加值5000元;加工成汽车轻量化材料,附加值达到八九万元。滨州向全世界提供了1/4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但价值链提升后效益最高的部分却“花开异乡”。

  “过去,铝产业链条短、协作性不够强,这两年,魏桥发挥铝产业‘龙头’作用,延链、补链、强链,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就寻找合作伙伴或请别人来做,带动了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山东省铝业协会秘书长赵前方说。

  魏桥的做法是,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厂房、土地、资金等要素,帮助政府加大对铝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位于邹平市长山镇的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过去是一家破产企业的闲置厂区,在魏桥带动下,现在已集聚了20家铝深加工企业。

  园区内的万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幕墙板装饰材料、铝箔坯料等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是魏桥下游企业。魏桥承诺向其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材料和价格优惠的电气能源,企业从广东惠州搬了过来。“魏桥的铝水一出,不需落地,立即被送到厂房里,仅此一项,每吨就可减少700元中间成本。”公司总经理李国栋说。

  生产铝制阳光房的企业从河南来了,制造电饭锅的宁波企业来了,为易拉罐配套拉环产品的珠海企业来了……去年,园区企业完成了100万吨铝深加工,为满足更多企业落户需求,今年还要建设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招引下游企业,占据了张波一大部分精力。“只要落在滨州,只要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什么合作模式都可以谈。”对此,张波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2019年,滨州市提出,利用3年时间实现原铝就地转化率达到80%,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在价值链提升上“再造一个新魏桥”。

  据山东省铝业协会统计,在魏桥的带动下,去年滨州铝原料就地转化为中高端铝制品的比例达到35%,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高端铝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08.4亿元,同比增长12.2%。

  40年后再创业,魏桥将绽放新的精彩。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