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临沂:七位老兵七个故事 一个共同的信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见习记者 张瑶从“八·一”建军节刊发“倾听平邑老兵”首篇稿件伊始,40余天时间,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先后完成了对7位老兵的采访。战争年代,他们不畏生死,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他们积极生产,紧抓建设。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后辈树立了标杆,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如今,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他们,虽然须发早已花白,但是内心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故事一:他主动请缨参加敢死队

1947年,李传德报名参军。在徐州经过军事训练后,他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当时,李传德所在的部队,与黄百韬兵团作战。国民党军队负隅顽抗,战况激烈。为了啃下硬骨头,部队决定组织敢死队,撕开突破口。李传德主动请缨参加敢死队,为部队攻坚打头阵。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敢死队圆满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李传德长子李万平回忆,前些年父亲头脑清晰时,只要一提起战斗故事,就倍感精神振奋,眉飞色舞。

  

  在长子李万平眼中,正直、做事认真、从不占公家便宜,是父亲李传德最大的特质。李万平回忆,父亲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家中缺少板凳椅子,每当有客人来访,只得拿出父亲退职时带回的木箱子让客人坐。当时,村里有木工组,父亲只要动下嘴皮,家中多几个新板凳轻而易举。但是,李传德自始至终未开口。因为他心中有杆称:公家东西不能拿。

  故事二:70人活下来7个

济南战役结束后,刘成友跟随部队继续往南行军,参加淮海战役。因为个头高大,他被分到机炮连,成为一名迫击炮手。淮海战役中,我们参与了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任务。

  

  他至今清晰地记着当时的场面:战士们在战壕里,与敌人近在咫尺,力气稍微大点就可把石头扔进对方战壕。因为国民党军队被我军团团困住,增援也被切断,国民党军队将运输军备的骡子、马匹都吃掉了。最后,经过几天的冲击,我军将黄百韬兵团全歼。与此同时,无数战友也倒在了血泊中。

  淮海战役结束后,由于战斗减员,刘成友所在的一个连70多人,只剩下14人。清扫战场时,到处都是战友们的尸体。看着他们,战士们来不及拭去眼泪,只是告诉自己,又活下来了,还得继续去战斗。渡江战役结束后,当刘成友再次和战友们聚在一起开会时,发现战友只剩下7人。

  故事三:符合条件就去当兵

“只要你们身体符合要求,就要去报名参军,报效国家!”家住平邑县丰阳镇大孟常村的老兵张志红,在自己孩子幼年之时,就常向他们讲战争故事,鼓励子女参军。

  

  受父亲影响,张志红五个孩子中,老三张效奎和老五先后参军。其中,张效奎在部队服役7年,参加过抗美援老战争;五弟参军4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张效奎的侄子也参军,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一家人三代从军报效国家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故事四:不解放中国就不回家

  今年93岁的老兵孔现洽,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饥肠辘辘的生活,他至今难忘。16岁那年,抱着改变现状的愿望,孔现洽瞒着家人,偷偷来到费北独立营参军。时隔70多年,孔现洽仍然记得到部队上吃的第一顿饱饭:面条。

  “吃了多少碗没印象了,但是那种吃饱饭的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有出路!”孔现洽暗自决心,要留在部队一心一意干革命。参军以后,孔现洽成为一名通讯员。没多久,父亲打听到他的下落,找到部队想带他回家。此时,部队首长才得知,孔现洽当兵,并未和父母商议。“我想跟着部队干革命。啥时候解放了,我就回去!”征询过孔现洽意见后,父亲得到了斩钉截铁回复,只好一人返家。

  故事五:只想把伤员治好继续打敌人

  89岁的老兵徐洪英,是七位老兵中唯一的女兵。

  到了部队以后,徐洪英当过一段时间的救护员。每当有伤病员被抬下战场,她就清理伤口、包扎。后来,她到后方医院当了护士。工作虽然变了,依然是兵。伤病员紧急转过来,第一时间救治护理。胳膊被子弹打穿、腿被炮弹炸得血肉模糊……徐洪英说,战斗多激烈,看战士身上的伤就知道了。虽然伤势严重,可顽强的战士们从不叫喊,咬牙扛着。

  曾经有人问徐洪英,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看到那么严重的伤,是否害怕?徐洪英说,医务兵的责任,就是一切为伤病员服务。第一时间想的是挽救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早日康复重回战场、继续战斗。哪有时间考虑害不害怕的事儿?

  故事六:四次负伤依然说当兵无悔

  右腿脚踝处伤疤明显,那是被弹片击伤留下的痕迹;左手那条光滑的疤痕,是子弹穿过留下的痕迹;脖颈下方那处子弹穿过的伤,差点让他丢掉性命;大腿内侧的伤,一向性格爽直的老人说“不好意思让你们看了”……老兵宋汉启身上共有四块伤疤。其中,脖颈处的那个伤,差点让他搭上性命。虽然如此,他内心对党和部队的感情始终在,依然喊出“当兵无悔”。每一处伤疤,仿佛一枚枚勋章,讲述着这名战士不顾一切往前冲的英雄气概,让来访者倍受感动。

  退伍回乡,宋汉启带领民兵抓训练,为部队输送好兵员;任职村中,他带领村民搞建设。宋汉启践行着“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头精神,也证实了“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故事七:三天两夜拖着病体追赶部队

  当兵那年,张殿本才16岁。虽然年少,他却思想坚定:如果当兵,就不能开小差;想开小差,就别当兵!

  不料,一次重病差点让这位年轻的士兵送命。当部队行至一个地方时,张殿本上吐下泻、无法前行。一时间,部队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又着急行军。部队本想到村中借用车辆载着张殿本行军,却发现无车可用。“你们尽管前行,不用管我。只要我身体允许,就绝对会跟上部队。”张殿本坚定地说。望着这位年轻的士兵,部队领导脸上写满了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部队出发以后,张殿本拖着病体,一直向南走走停停,连续走了两夜三天追赶部队,但是始终没有找到部队。尽管如此,张殿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沿着部队行进的方向走,就一定能追上部队。许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殿本仍念念不忘。也正是这种信念,让他最终找到了部队,也在17岁那年光荣入党。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金秀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