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娘,您还好吗?”——12名乳儿代表回乳山看望乳娘

  7月5日,来自国内外的12名乳儿踏上“回家”之路,重返乳山,参观育儿所旧址,看望红色乳娘,找寻父辈们留下的红色印记。

  因出生在东海区而取名的张东海,今年80岁,是1941年冬负责胶东育儿所筹备工作政治指导员苏政的儿子,也是胶东育儿所初创时期的乳儿。

  “我有三个乳娘,第一乳娘叫珍妈。”在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胶东育儿所旧址的乳娘事迹展室里,张东海指着印有乳娘李秀珍事迹的刊版说,吕剧《乳娘》的原型就是自己的乳娘珍妈。

  在反“扫荡”的日子,李秀珍时刻守护着东海。有一次,日寇飞机的轰鸣声掠过育儿所的上空,东海正在育儿所玩耍。李秀珍听到后,抱起东海就往山上跑。途中,飞机投下炸弹,李秀珍将身体弯成拱形,把孩子护在身下,结果孩子毫发无损,自己的胳膊却被乱石划出了口子,鲜血直淌。最终,她带着东海转过山头躲进山洞,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在牟海县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自1942年至1952年的10多年的时间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用乳汁哺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乳娘精神,去年,乳山市在大型民族舞剧《乳娘》进京演出期间,启动了“小远落——你在哪里?”寻访乳儿系列活动,通过媒体等渠道发布了胶东育儿所乳儿寻访线索和线索收集平台,寻找抗战期间乳娘用“乳汁”抚养的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小远落”也就成为胶东育儿所里1200多名“乳儿”的共同名字。

  在庆祝建党99周年之际,7月5日,乳山市举办“回乳娘家乡看看”系列活动,国内外10多名乳儿回到乳娘家乡寻亲。当天,由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新华社山东分社、中共乳山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纪录电影《胶东乳娘》在济南观礼后又再次在乳山举行观礼仪式。

  “想念在胶东育儿所的幸福时光,想念胶东育儿所阿姨温暖的怀抱。”早七点多,来到曾经生活过胶东育儿所旧址的乳儿董春娜挂满泪珠地说,胶东育儿所就是她的家。

  1948年出生的董春娜在七八个月大小的时候被送到了当时位于腾甲庄村的胶东育儿所,直到1954年前后才离开,在育儿所度过了童年时光。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通过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看到了寻找胶东育儿所小伙伴的信息,辗转联系到了乳山党史部门,时隔近七十年,终于圆了“回家”梦。

  在田家村胶东育儿所旧址里,董春娜兴奋地像个小孩子,和其他乳儿一起在老照片里寻找童年的自己。当看到保育员合影的照片时,她拿着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仔细比照,找寻当年温柔的王阿姨。“一直想找,但是没线索啊,当时年纪太小,只记得阿姨姓王,每个周天都会单独带她玩耍,就像妈妈一样。”董春娜说,她还想寻找当年和自己一同进入育儿所的乳儿,那个乳儿只有12天大。“希望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小远落”能够回家。”

  截至目前,经过寻访和梳理,乳山市已查访部分乳娘养母及哺育乳儿和胶东育儿所儿童线索近200条。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胶东抗战的重要根据地,乳山红色历史悠久,曾发生过马石山突围战、双山突围战等荡气回肠的抗战故事,诞生了胶东乳娘、马石山十勇士等革命英雄群体,拥有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胶东育儿所等红色文化载体,留下了胶东公学、胶东特委、胶东兵工厂等百余处红色印迹。

  近年来,乳山市秉承着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理念,着力挖掘“胶东乳娘”“马石山十勇士”等红色资源,并启动了118处红色印迹进行修缮保护,通过筹建专题展馆、复原旧址、挂牌立碑等分类保护的方式,形成了融合党、政、军、群、干等历史脉络清晰的红色印记群。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据悉,今年,乳山市与省话剧院联合,启动了话剧《乳娘》创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国上映。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王嘉 报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