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战“疫”群英谱:火线尖兵迎难向前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义无反顾奋战在抗疫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守护着人民健康。

  “流调侦探”两获“首次发现”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当晚临沂市发生首起输入性家庭聚集性疫情,已有两人发病,需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正在工作专班值守的临沂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张晓丽,接到命令后,带领流调队员迅速赶赴患者家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网上都把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称为“流调侦探”。在1月21日晚的调查中,张晓丽不但采集了病例标本,还对密切接触者、可能受污染的内外环境进行了采样。正是这个决定,让临沂在国内首次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发现病毒可以在外环境传播的证据。

  随后,张晓丽主导制订了临沂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密切接触者检测、环境标本检测工作。在总结这起聚集性疫情时,张晓丽说:“在当时的国家防控方案上,是没有明确这项内容的,只是出于职业的敏感,多采集了些样本,不想遗漏任何的疑点,没想到省里还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肯定。”

  连体防护衣、护目镜、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双层靴套……这是张晓丽和战友们赶赴现场前必须要穿戴的“工作装”。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是对身心的一次考验:一次询问几十个流调项目,语言交流、双手比画、书面交流……一场流调下来,就像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尽管正值严冬,但是由于防护服的密闭性,很快就汗流浃背,雾气笼罩着镜片,眼前模糊一片。

  至今,张晓丽和战友们轮班倒,24小时监控疫情动态,全时段搜索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时刻准备赶赴流调现场,吃住几乎都在办公室。他们用过硬的专业技能,顺利地完成了全市几千次流调任务,为科学制订管控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孩子说“爸爸一定要多杀几个毒”

  接到援助湖北的报名通知,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赞武毫不犹豫,立刻报名,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李赞武在湖北黄冈结束培训后,被编入重症三组,进入被称作黄冈“小汤山”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工作。重症三组的重症患者较多,许多患者不能进食,需要鼻饲,护理工作异常繁重。他每天工作期间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间;护理患者的间隙还要处理医疗垃圾、清理消毒病房、擦拭床单元和仪器设备、消毒清洗防护用品。

  工作时,李赞武需要“全副武装”,“走路很小心,怕撕裂防护服;隔离衣和防护服都是连帽一体的,不透气,加上初期医院没暖气、温度较低,护目镜很容易起雾、滴水……”这些问题让医务人员的常规操作都难度倍增,对体力和技术都是很大的考验。大家克服困难,在病房严格按规范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

  有一次,李赞武在和妻子视频通话时,妻子看到他额头都通红,一问才知道,一开始没法洗澡,大家每天只好都用酒精消毒露出的皮肤。

  李赞武的妻子李翠波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同样奋战在潍坊市防控疫情第一线。丈夫出征黄冈,她说:“我们就是干这行的,该去!”年幼的孩子只知道爸爸是去武汉杀毒去了,天真地说,“爸爸一定要多杀几个毒再回来。”

  (□记者 赵琳 整理)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