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菏泽单县博爱学校:“鲍妈妈”和她的第109个孩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有一所特殊的公立学校,它是政府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建立的,取名为“博爱”。博爱学校正通过一点一滴的浇灌,浸润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校长四次家访脑瘫女孩 终成博爱学校第109名学生

  冯春雨今年11岁,同龄人都在上五年级,她却才上二年级。8岁前,因为脑瘫,小春雨没法直立行走,所以一直没有去过学校。

  冯春雨的父母体弱多病,家里仅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3年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这个家如逢春雨。依靠贫困人口的医保和政策“兜底”,冯春雨在济南顺利完成了手术,可当她的身体渐渐好转的时候,父母仍然不准备让她去上学。

  朱艳霞和鲍珊与冯春雨的家人沟通交流

  朱艳霞从教20年,是单县博爱学校的主要推动人,和她一起的鲍珊,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而博爱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两个人挨家挨户走访,一个一个招进来的。

  冯春雨的家住在全县最远的乡镇、最远的村庄,而朱艳霞和鲍珊终于在第4次造访春雨家后,解开了春雨父母心里的“扣”,冯春雨就这样成了博爱学校这个大家庭的第109个孩子。

  历时3个月,朱艳霞和鲍珊走访了全县22个乡镇、412户特困家庭,最终确定了博爱学校第一批录取学生。

  让每个孩子充满信心 “手语舞”托起希望的未来

  刚刚入学的冯春雨因为腿脚不便,往往在课间或者体育课时躲到校长鲍珊的办公室里拿着玩具自言自语,显得有点不合群。为了帮助春雨打开心结,鲍珊一直坚持用“手语舞”教学,这种用手来表演的舞蹈,让冯春雨觉得有些新鲜。

  今年端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学校正好要举办活动,鲍珊决定用这种方式让冯春雨参与进来。她鼓励孩子们挑选出一名“手语舞”跳得最好的同学,让这名同学在课间操的时候教给其他年级的孩子。从不熟悉到努力做好,冯春雨被同学公认为是“手语舞”动作做得最好、最完整的。趁此机会,鲍珊决定让冯春雨当一回“小老师”,她把冯春雨带到另外的教室,让她教其他班的学生学习“手语舞”。

  冯春雨有点害羞,也有点激动:“我还真做老师了啊。”

  正式表演的这天,冯春雨起得很早,生活老师特意给她扎了一个精致的发型,冯春雨第一次站在大家面前领舞,嘹亮的歌声响彻整个校园。

  有了当“小老师”经验的冯春雨,不仅在平常最不擅长的数学课上,第一次走上讲台答题,还收获了不少朋友。

  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这是博爱学校的“初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鲍妈妈”和她的202名孩子

  博爱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在老师的帮助下,冯春雨的双腿越来越有力,无论她走到哪儿,总有一名老师或者小伙伴牵着她,给她助力。鲍珊说:“刚开始的时候,她没有朋友,他们班上体育课的时候,她也不好意思去和其他的孩子在一起玩,然后她就来我的办公室独自玩。”

  在“手语舞”教学颇见成效后,冯春雨也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刘巧就是其中一个。两个小姑娘晚上一起泡脚,刘巧会细心地帮春雨把盆拿回寝室。

  除了有同学帮忙,博爱学校还为孩子们专门配备了生活老师,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细心照顾着日常起居。生活老师许彦荣说,相比其他同学,因为冯春雨腿脚“不方便”,所以会特殊照顾一点。

  冯春雨去食堂吃饭,每次都要经过鲍珊的办公室。朝夕相处下来,她早已把鲍珊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还会对她撒娇,展现出自己最天真烂漫的一面。

  去年,鲍珊成立了“心语信箱”,两年时间里,已经收到了一大沓信件。这些信件有的语句不通顺,还有错别字,却用最传统的方式,传递着孩子对学校、对老师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鲍珊动情地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们喊我妈妈,我就要把他们当成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定要把这些孩子教育好,让他们成才、成人。”

  今年,单县博爱学校入校学生已经达到了202名,博爱学校的办学模式也被推广到菏泽全市。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势,点亮着贫困孩子的成长路。

  (稿件原载于2020年10月8日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