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省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5月30日下午,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以“云”发布方式在北京市密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共上榜152人。其中,山东省有8人光荣上榜,分别是东营市常燕、潍坊市崔小国、临沂市马成文、德州市刘希辉、青岛市王仁江、枣庄市马继明、烟台市孙杰、济宁市马爱真。

  常燕,女,汉族,1979年10月生,群众,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教师。十几年来,她坚守在生态道德教育一线,致力于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带领学生开展公益环保活动500多场,打卡湿地点位2000余个,形成湿地轨迹百余条,撰写报告近百万字,为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详实数据。她参与编写了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系列教材《美丽家乡—黄河口》,指导的项目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受邀在COP15长三角论坛现场交流展示。作为东营市首批生态道德教育讲师,她公益宣讲200余场,累计400多小时,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黄河入海口广袤湿地上生根发芽。

  崔小国,男,汉族,1965年7月生,群众,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十笏园社区居民、环卫工人。他妻子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老母亲因意外车祸成为植物人而常年卧床不起,崔小国承担着全家人的生活重担。1998年,他入住十笏园社区后,得知邻居陈胜华是一位双下肢重度残疾人,而且孤身一人生活后,他便在生活上给予帮助。2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双下肢重度残疾的孤寡邻居陈胜华,为他洗衣做饭,清理便盆,清扫卫生,关怀陪伴,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好邻居的优美赞歌。

  马成文,男,回族,1968年生,中共党员,临沂市罗庄区盛庄街道花埠圈社区村民。出身贫寒的马成文深知贫穷给求知学子带来的窘迫,16岁辍学开始步入社会打拼,经勤劳双手发家致富的他不忘回报社会,30几年如一日为贫困学子捐资助学累计60余万元。2020年成立花埠圈爱心社,开启了他助人为乐的新征程,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周围一批人加入爱心团队,传播爱的种子。30多年来,马成文坚持把助人为乐当做一种信念,用实际行动为大爱善行谱写一曲奉献之歌,以星星之火促成爱心汇集的燎原之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爱心三哥”。

  刘希辉,男,汉族,1986年7月生,中共党员,德州市齐河县原云低拉面馆店主。2020年刘希辉和白阿凯在齐河投资80多万元,开办了云低拉面馆,营业收入非常可观。但是,从2021年6月底开始,随着店面周边的道路开始施工,拉面馆经营额下滑,他俩决定从7月15日开始拉面馆暂时关门,9月24日,在搬走设备之前,在店面橱窗玻璃上贴出了退款公告,两个月中,把1.4万名会员充值的32万元陆续退给客人。即便退款程序繁琐,他俩还是想坚持将每一笔储值都能够退还给客户。撤店并不意味着失败,对于未来,刘希辉和白阿凯信心满满。

  王仁江,男,汉族,1961年9月生,中共党员,德州市齐河人,大快(青岛)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36年来,王仁江为履行战场上的“生死盟约”,带领战友们毅然承担着照顾12位牺牲战友父母的责任。退役后,为牺牲战友父母每月寄款,从无间断,一年累计寄款约1万元。每当一位烈士的父母去世,王仁江都会像亲生儿子一样送老人一程。他还经常探望伤残战友和烈属,并捐款几十万元。王仁江自主创业,积极吸纳复转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就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转业军人的使命担当和时代风采。曾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马继明,男,汉族,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枣庄市直机关工委派驻西王庄镇西花沟村第一书记。他是一名参战退伍军人,14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遇难不怕、迎难而上、敢作敢当的军人作风。在西花沟驻村帮扶的日子里,马继明勇做担当“排头兵”,细耕党建“责任田”,突出项目建设,聚焦脱贫脱困,全力抗击疫情,把精力和感情全部倾注进了西花沟村,他帮助村里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推进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30余万元,攀升到2020年的100余万元,成为全镇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

  孙杰,男,汉族,1963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为国家税务总局烟台市芝罘区税务局四级高级主办(负责税政一股工作)。怀着对党、对税收事业的无限忠诚,凭着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2年如一日奋斗在税收服务一线,埋头钻研业务练就过硬本领,把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挂在心上,用好口碑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用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成为干部职工和纳税人缴费人信赖的“活字典”,是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的先进典型。因积劳成疾,孙杰于2021年6月28日倒在工作岗位上。

  马爱真,女,汉族,1976年1月生,群众,济宁市汶上县康驿镇水店村村民。马爱真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患有眼疾,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且双目失明,弟弟自小患有精神疾病。特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马爱真坚强乐观、勤劳勇敢的性格,从小她就学着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弟弟。结婚后,马爱真婆家娘家两边跑。2000年,弟弟结婚有了儿子,由于弟媳患有哑疾,她将侄儿、侄女接到身边抚养,养大三个儿女。17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成就一段“久病床前有孝媳”的佳话。马爱真的坚强为疾病缠身的老人、年幼的孩子撑起一片天。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