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1“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 1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殊荣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8日讯 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21“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

  10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测试仪器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年夫顺;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崔洪芝;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邢建平;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研究员李永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张明习;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刘进;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丽丽;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毕玉峰。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包振民(科研团队核心成员胡晓丽代为领奖)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包院士和团队致力于破解海洋生物“生命密码”,把事业深深扎根大海,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上世纪90年代,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害,使全国很多贝类养殖场,遭受严重损失,从那时起,瞄准培育高产抗逆的扇贝良种,包振民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关。

  十年攻关,包振民和团队筛选出了一种,抗逆性强、养殖产量高的优良扇贝新品系,然而,就在即将报国家审定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尽管心痛,但是包振民攻关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下。当时,国际上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得到发展,可以一次对几万到几十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精细分析生物基因组全貌,包振民想把它用到水产生物育种上,但又遇到了成本难题。此后,又是十年攻关,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的,针对全基因组遗传效应评估的算法模型,准确率较国际算法提高20%以上,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这项技术助力包振民科研团队自主培育出我国首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此后,包振民团队先后育成5个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我国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累计推广900多万亩,创造产值近500亿元。

  目前,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已在鱼、虾、水稻等80多个物种,育种上得到应用,推动我国水产分子育种技术跃居国际前沿。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学森

  胸怀“三农”,淡泊名利,甘坐科研冷板凳,繁育良种促增收。

  这位被称为“平民教授”的是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陈学森。今年,是他从事落叶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的第39年。39年的不断求索,陈学森先后选育出了20多个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在众多成果中,他选育的“山农酥”梨,优质、个大、耐贮、极晚熟。就是这个市场转化可达上千万元的“专利”技术,陈学森免费送给果农们用。2020年11月,“山农酥”梨首次投放市场,单个梨最高卖到了五十元的价格,还供不应求,这个新品种的出现给低迷了很久的梨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39年来,陈学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发明专利1件,国家发明专利43件;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33篇,其中SCI收录65篇。

  39年无悔青春,陈学森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挂在了枝头上,写在了农民的笑脸上。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年夫顺

  从事一线科研三十多年,始终坚守一份初心,孜孜以求,只争朝夕。

  年夫顺,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试仪器首席科学家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学科带头人。1995年,由他带领的研发小组,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实现了我国此类仪器从零到一的突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检测此类装备是否合格所用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必不可少,而当时这项技术被国外所垄断,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禁运政策。核心技术学不到,先进仪器买不来,顶着重重压力,年夫顺和团队开启了一场自主创新攻坚战。经过反复研究实验,他们仅用5年时间就自主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我国也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设计制造技术的国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年夫顺带领团队研发出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实现了创新发展。如今,科研成果已用于5G通信、探月等重大专项,实现了从核心器件、部件到仪器整机和系统的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崔洪芝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拼搏创新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最美”答卷。

  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崔洪芝来到山东矿业学院担任教师。实地考察时,煤矿现场的状况却让她大吃一惊。矿上那些零部件,因为耐磨性达不到要求需要更换,频繁地造成停工停产。另一方面很多零部件被替换下来,造成很大的材料浪费。

  当时,崔洪芝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改变矿业设备资源浪费的现状。此后的30多年里,她带领着团队艰苦攻关,最终攻克了等离子束稳定性、可控性、大功率、小型化等技术难关,开发出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填补了我国实用性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空白。

  如今,崔洪芝又提出“依矿向海”,调整团队研究方向,加快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形成了海洋耐磨蚀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多个特色方向,开发出一批有前瞻性的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石油、冶金、化工等行业。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邢建平

  用一腔热血点燃创新教育的星星之火,潜心科研硕果累累,润物无声桃李天下!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邢建平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应该培养学生“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本领,也就是解决非标准答案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教学科研 20 年,邢建平主持国家级项目 10 项,省部级项目 25 项。发表学术论文 120 篇,SCI/EI 收录 90 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0 项。2018 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 年荣获中国卫星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 年,邢建平带领学生开始深入研究北斗高精度定位、通信导航相关技术。在课堂上,邢建平总会用非常浅显的语言表达出难懂的、晦涩的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邢建平说自己最希望“清澈的爱只为教育”,因为教育就是我们中国的未来!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李永胜

  投身绿色发展主战场,用实际行动助推磁悬浮产业乘风而起,破浪前行。

  2008年,作为潍坊市引进人才,李永胜和团队带着凿岩技术回山东创业,成立天瑞重工。经过多年攻关,李永胜一步步将企业打造成了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凿岩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可他并不满足,2014年他带领企业进军磁悬浮动力装备这一全球新兴产业。研发经费高、技术难度大,为此,李永胜拿出了企业全部利润,从高性能磁悬浮轴承系统、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等被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逐一突破。

  六年艰苦攻关,一举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天瑞重工成功研发出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磁悬浮发电机等一系列高效节能磁悬浮装备,迭代原来的高耗能装备,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明习

  潜心钻研前沿科技,创新攻坚无怨无悔。

  39年前,刚满21岁的张明习怀揣着航空报国的梦想,走上了为我国飞机研制高性能雷达罩的科研之路。当时,国内雷达罩研制才刚刚起步,很多技术无从借鉴。为了实现梦想,张明习从零开始,踏上了自主研发的漫漫征程。

  研发的过程中,有时也伴随着危险。氰酸酯树脂是制作雷达罩的重要材料,但是要使用剧毒的氰化物进行合成,虽然做了严谨的科学预判和防护,但谁也无法预测试验开始后会发生什么。一旦发生氰化物中毒,只有两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张明习和团队成员们都明白,走进实验室就意味着是拿命在拼。凭着对航空报国的满腔热忱,历经二十多年,张明习终于带领团队完成了氰酸酯树脂的研制及工程化应用,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多项技术空白,并在航天、船舶等技术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从技术员到总工程师再到所长,如今即便退休了,他依然停不下攀登的脚步。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刘进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刘进已经和果树相依相伴了24年。24年,刘进带领团队选育了桃、苹果等十多个林果新品种,引进推广12项果树新技术,累计推广63.8万亩,实现节本增效12.63亿元。举办培训班980余期,培训果农7.8万余人次。

  黄金桃的栽培在沂源历史已久,然而初入行时经历的一幕,让他至今都记忆犹新。没有培育经费,也没有试验田,他就把自己的工资和父母家的果园都拿了出来。不服输的刘进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他把田间地头当成了实验室,把果园当成了家,经过15年的学习研究、反复试验,离核鲜食“金黄金”桃终被刘进选育成功,一举填补了国内晚熟离核鲜食黄桃品种的空白。目前,“金黄金”桃品种已经在贵州、安徽、新疆、辽宁等多个省份推广种植。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赵丽丽

  科研是一条充满坎坷、布满荆棘的路,她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哲理。

  17年前,28岁的大连姑娘赵丽丽从中科院博士后出站,来到鲁南制药,开始专注于生物新药的研发。因为父亲是一名肿瘤患者,赵丽丽想如果自己研发出的药,让很多像父亲一样的人受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怀着这样的初衷,赵丽丽一头扎进实验室。

  生物制药与化学制药相比,靶向性更高、副作用更小,但它所需要的生产工艺更复杂,研发周期更长。没有现成的经验参考借鉴,研发过程困难重重。赵丽丽对实验中的任何细节,都牢记于心。

  培养基是生物制药实验中所必备的物料,从国外进口,大大抬高了研发成本,赵丽丽决定带领团队展开自主研发。历时三年,一种包括60多种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终被她和团队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内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基依赖进口的困局。

  扎根临沂17年,赵丽丽先后完成十余种新药物的研发,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特别是治疗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毕玉峰

  架桥铺路造福一方,开辟通途永无止境。

  毕玉峰的工作与老百姓吃穿住行中的“行”是密切相关的。他和团队建设了一条山东省的第一条绿色高速公路——济东高速,为全国在建的绿色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样板,将产生的效益包括节油量2.12万吨,节煤量4.21万吨,减少CO2排放17.3万吨。项目建设期间,毕玉峰团队开展课题研究5项,出版专著1部,制定地方标准1部,标准化建设标准17项。

  毕玉峰还主持建造了当时山东省跨度最大的黄河大桥——齐河黄河大桥。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项目建设期间,毕玉峰团队共发表论文25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3项、出版专著5部、开展课题研究8项。

  如今,毕玉峰已经加大科研力度,密切配合我们国家的交通强国战略,往智慧高速公路迈进。

  原文链接:2021“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 1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殊荣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