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日照市:民族团结成为学校教育新名片

  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现有75个教学班,教职工近300人,在校学生4000人,其中回族、满族、壮族、侗族、苗族、赫哲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22人。近年来,该校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创设了“腌萝卜式”(又称“细流滴灌式”)教学法,推进民族知识、民族理论、民族文化、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润物无声,让“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突出“三个结合”,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师生们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的真挚情感,使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校园。学校先后荣获日照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国中小学阅读与写作示范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民族文化“滴灌”学生成长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让民族团结意识植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提高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

  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工作的实效。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以民族团结创建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各级部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教育与创建实施方案,定期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创建工作,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开发地方校本课程,组织教师专题培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提高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科学地讲授相关内容和要求,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教学、贴近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有关人物轶事和课文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学科,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知,增强“五个认同”意识;地理学科,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及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每个师生心中;体育、艺术等学科,让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树立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

  实现民族团结教育与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提升。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腌萝卜”式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了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家庭的意识和民族精神,构筑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通过组织开展“多民族大家庭”优质课评选活动,激发了师生参与的热情,促进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一名老师主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获东港区优质课一等奖,学校开发的课程《56个民族:相亲相爱一家人》获全国优秀科研成果(校本教材类)一等奖,师生精心排练的经典诵读《母亲是中华》在2019年山东省日照电视台元宵晚会现场演出,引起极大轰动。

  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民族教育“渗透”到七彩活动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实践活动是有效载体。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通过不断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把民族团结教育提升为系统工程,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的纵深发展。

  拓展教育载体。民族团结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活动,才能使其具有长期的生命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坚持做到抓思想教育必须开展活动的教育原则,用师魂铸就民族团结情,栽下“同心树”,培育“团结花”,使民族团结之花开得绚丽多彩,香满校园。学校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和实践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民族团结实效。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升旗仪式、各族师生互访、民族知识讲座、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墙板报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先后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周启动仪式暨主题宣誓活动、“56个民族56朵花”主题班会、“守望相助”为主题的黑板报和手抄报评选活动、“少数民族优秀人物事迹”故事会等,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征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品牌“红石榴”logo,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

  丰富教育内容。借鉴高校的先进科研成果,开展了“五讲五做五风尚”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具体化。

  “五讲”即讲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一个硬道理;把握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增进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教育学生培养和建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五做”即阅读一本有关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举办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开展一次专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建设一个基地,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争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实践者、先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五风尚”即从维护祖国统一层面,形成“珍视祖国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发展繁荣大好局面”的良好风尚;从维护民族团结层面,形成“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坏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风尚;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层面,形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风尚;从遵纪守法层面,形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良好风尚;从弘扬学校精神层面,形成“守望相助、自强不息”的良好风尚。

...

滕兆敏老师给新疆各族少年讲述库尔班大叔进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

  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民族特色“走进”校本课程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校本教材中充实一些民族特色文化内容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踢毽子、拔河、丢沙包、民族团结接力等都列入了教学内容,学生体验到了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具有民族特色的农民画、版画、布贴画、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等进入了课堂,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歌曲走上学校艺术汇演的舞台,学校民族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富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女子小合唱《青春舞曲》受到前来学习交流的新疆老师和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老师们开发的课程《56个民族:相亲相爱一家人》获全国优秀科研成果(校本教材类)一等奖。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学校建设民族文化长廊(墙),添置民族文化特色设备、器材,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民族文化教育师资,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用具、资料,广泛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系列教育活动,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升级版”,由过去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升为民族团结教育系统工程。通过努力,实现了人人有民族团结微行动、微课程,班班有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有民族团结学习标兵。

  学校举办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体育艺术节已圆满落幕,但它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却成为师生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这次活动,很多的比赛和表演项目,都带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向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幅民族文化的全息图,也是学校校本课程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

东港实验学校的教师向新疆小客人传授手工制作工艺

  与创新工作模式相结合,“手拉手”活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其对凝聚人心起着重要作用,能把民族团结意识融入血液中,使民族团结教育细微化、生活化,在细微之处践行民族团结,成为师生们的生活风尚、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校园里,2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不分你我,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大家同校学习,同年成长。教师、师生、学生之间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携手共建和谐校园,让校园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学生,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

  最近两年,每年都有16名新疆各族教师前来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交流。学校组织师生热情接待,迪丽努尔、伊力哈木等新疆教师创作了歌曲《日照刀郎一家亲》表达他们的深情厚谊。这两年暑假,校长滕兆敏老师都到麦盖提实验中学和刀郎中学给师生们举办讲座、亲自授课,东港实验学校与刀郎中学、麦盖提三中结为友好学校。2018年冬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三中校长艾克拜尔一行又前来学校进行交流,学校赠送了丝山剪纸《春色满园》。2019年9月8日,新疆喀什地区215名青少年走进东港实验学校,参加了“鲁新少年手拉手,同心共筑中国梦”——日照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天山丝山手拉手,两地青少年的心贴得更近了。

  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先后有一名教师被山东省文明委授予“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称号,两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援疆教师”,还有一名教师被山东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稿件原载于2019年11月2日《日照日报》第7888期A4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