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获奖成果推介(四)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作为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不断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做学问为中心、以定性和定量评价为手段、以高考管理监督模式为保障、以公众普遍高度认可为支撑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取得很好成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原发刊和出版社层次普遍较高,具有较强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学科“鲁味”特色明显,学界反响大、社会效益突出,很多观点具有重要咨政参考价值和启发借鉴意义。为切实加大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宣传和转化力度,提高优秀成果和人才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自即日起开辟专版,从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选取部分代表性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的成果进行推介。

  

  杨守森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省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个人著作《艺术境界论》《艺术想象论》《审美本体否定论》《20世纪中国文学问题》《灵魂的守护》《追寻诗性之光》《生命存在与文学艺术》共7部;主编全国性教材有《文学理论实用教程》《新编西方文论教程》《西方文论》等;主编有《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国当代作家的心灵历程》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先后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计6项。201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生命存在与文学艺术

杨守森

  该成果是作者历经20余年完成的一部专著。该著综合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注重从人的身体机制入手,结合古今中外相关的艺术家个案及文艺现象,进一步探讨了人类文学艺术活动的心理特征、创作规律、艺术家的素质,以及文学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作家、艺术家身体特征入手,探讨了其生命存在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身体形态的独特构成,以及所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必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从而影响其创作。与不同身体形态所致的不同精神个性相关,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亦各有长短,但就作品个性而言,却无高下之别,都是人的生命之树上绽开的精神花朵。因此作家、艺术家只有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才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2.从作家、艺术家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入手,分析探讨了其生命存在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文艺研究中,既要注意某一相同年龄段导致的作家、艺术家的某些相似或相近之处,又要注意到人的年龄有时序年龄、生理年龄与精神年龄之分。从文学艺术史上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家、艺术家来看,往往是因突破了时序年龄与生理年龄的局限,才爆发出与众不同的生命能量,才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性别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与生理心理机制的差异有关,形成了人类文学艺术园地中刚健粗犷与婉约纤丽等对比鲜明的两大世界。创作实践证明,作家、艺术家,无论男女,只有立足于与性别相关的自我生命体验,才能保证作品动人的个性与质感。

  3.从生命感应角度,深入探讨了艺术形式问题。认为诸如节律、图式、声色之类与人的生命之间的感应,是艺术作品形式美产生的重要根源。因生命感应存在不变的原始性的机体感应与可变的文化性的心灵感应两种情况,艺术形式同样体现为双重审美价值,即稳定的命理价值与动态的文化价值。前者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继承性,后者则在促使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

  4.对艺术天才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艺术天才问题曾长期为人讳言,实际上,天才并不神秘,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指源于遗传、生理机制等方面的天资(英语即genius或natural gift);二是指已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某种非凡才能的个人(英语即geniuses或a man of great gifts)。前者可称之为潜在天才,后者可称之为谓现实天才。艺术天才,同样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创作需要天资,但潜在天才要成为现实天才,还要赖于主体的自我发现、文化修养、特定技能的教育训练,以及时代特征与文化氛围的激励等。

  5.对科学技术与文艺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基因科学与人工智能两个方面。认为基因信息与艺术家的创作才能、个性、艺术形式及作品内容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据此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文学艺术的形式共同美之类问题;人工智能之应用,虽丰富了文艺表现手段,提高了创作能力,但本质上属于机器的电脑,尚无法创作出真正具有人性境界的作品。就其发展前景而言,也还看不到电脑能够完全代替人脑的可能性。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仍需要人类自身的智慧与潜心创造。

  6.从人类的生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讨了艺术功能问题。与文艺理论界通常认为的文学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功能不同,认为艺术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命理功能,如振奋人的生命活力,扩展人的生命空间,缓解人的生命苦恼之类;二是文化功能,如激发读者对自由幸福的生活境界,对公正善良的人格境界的向往等。在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我们能够体验到的正是这样两个方面的综合功能。

  齐爱军 烟台大学教授,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山东德州人。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媒介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知识演进路径考察

齐爱军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与西方“客观主义”的新闻理论体系有何不同?是道德上的还是科学上的?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树立理论自信的一部分。这正是该论文选题的初衷:关注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并回答之。

  一、主要内容

  该文从知识演进史的角度,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历史进行了分析:“科学”语境下延安整风时期的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改革开放后“新闻规律”旗帜下“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的第二次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交往实践”视域下“重回马克思”的第三次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经过三次建构,分别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党报范式、新闻事业范式和正在形成中的新闻生产范式;这个知识演进过程,是一条沿着“建构论”的新闻理论体系知识生产道路前进的过程,是从“幼稚”的建构论走向“超越”的建构论的过程,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范式的1.0、2.0、3.0版本的进化升级之路;这个知识演进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新闻学术自觉和理论自觉形成的过程,是中国内涵的概念生成和思想体系建构的过程,是中国新闻学现代性生成的过程,是世界新闻理念汇流的过程。

  二、创新之处及主要贡献

  1.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概念。指的是自延安整风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逐步进行的学术性的一般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它是现代性学术自觉的产物,以学科化、科学化追求为主要目标,是深深嵌入到中国政治实践、社会实践和新闻实践中的知识生产过程。

  2.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知识论特征是建构论的观点,厘清了与西方“客观主义”新闻学的最大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建构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知识发展路径在“科学”与“人文”的张力框架下进行了分析。

  3.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当下建构的知识范式是“新闻生产”范式的构想并进行了初步论证。

  该论文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7期。获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转载;获评《新闻与传播研究》年度(2017)十大优秀论文奖,第六届全国新闻传播学年度(2017)优秀论文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谭维智 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出版著作5部,在《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20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8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9项。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时间逻辑

谭维智

  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不教的教育学”(BAA120012)的支撑性成果。全文共18000字。

  一、主要内容

  无论技术如何进化都改变不了时间的运行,改变不了教育的时间逻辑。教育的时间逻辑中包含了教育的终极限制也包含了教育的重要规律。教育中的人,无论是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受教育者,都必然地要在时间的逻辑之下思考教育,在有限的时间里操心教和学。时间逻辑给了我们一把审视教育的尺子,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是什么、应该做什么等哲学层面的问题;重新思考教育如何发生、如何持留、教育应该怎么做等实践层面的问题。教育的时间逻辑也让我们思索学校和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何以存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传统领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未来诸多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师的作用不可取代。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一个人积淀的大数据无法用来“计算”另一个人,人的自我意识、情感、直觉、价值观没有“算法”,学习者内在时间意识的流动、教育时机和教育节奏的把握不能被程序化,人类大脑的带宽限制决定了学习也不能被任何技术“倍增”,教育只能按照生命的时间运行。教育的时间逻辑决定了教育需要教师在场,教育需要与“活人”面对面地互动与交流,人只能由人来教育,人不能由机器来教育。同时,学习永远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任何他人、任何机器都不能代替。

  二、主要创新

  1.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的时间逻辑。教育研究有多种逻辑,论文首次提出教育的时间逻辑,提出教育的发生是时间性的,教育的发生在于内在时间意识的延展,个体生命时间是教育的唯一尺度,教育活动要依循生命的节奏来进行,都是具有重要创新性的观点。

  2.对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视角,超越了当前同类研究的问题域和研究视角。教育首先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时间问题对教育研究具有揭示性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时间的方式,时间成为第一资源,时间的视角对于我们认识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果价值

  1.对于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启示。论文运用时间逻辑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教育的时间性,并运用教育的时间逻辑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育时间运行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极少通过时间来揭示教育规律、审视教育本质。本论文开辟了一个有价值的教育研究问题域。

  2.对于目前关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的认识具有理论价值。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的认识产生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使诸多的行业发生了指数级的增长,却极难改变教育。个中原因只有在时间的逻辑之下才能让我们看清楚。本论文运用时间逻辑研究这一重要教育规律,开创了一个研究教育规律的新视角。

  3.有助于认识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影响。互联网时代,除了可见的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之外,互联网对于教育最大的一个隐性影响就是改变了人们使用时间的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时间日益从学校流出或延伸到家庭时间、游戏时间、娱乐时间,越来越表现出“信息时间”的混合性、泛在性、共享性、碎片化、多重性等特点,教育时间和其他时间的分界日渐模糊。对时间的争夺使我们经常面对时间的紧迫感,时间越来越成为各类教育主体争夺的“第一资源”。这使得对于教育时间的研究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重要任务,而目前学术界对于教育时间的关注还极少,该论文的研究将为我们补上这一空白。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