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获奖成果推介(一)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作为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不断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做学问为中心、以定性和定量评价为手段、以高考管理监督模式为保障、以公众普遍高度认可为支撑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取得很好成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原发刊和出版社层次普遍较高,具有较强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学科“鲁味”特色明显,学界反响大、社会效益突出,很多观点具有重要咨政参考价值和启发借鉴意义。为切实加大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宣传和转化力度,提高优秀成果和人才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自即日起开辟专版,从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中选取部分代表性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的成果进行推介。

  路国权 考古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田野考古、青铜器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在《考古》《考古与文物》等考古学期刊发表论文37篇。参与主持邾国故城遗址和焦家遗址田野考古,秉承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和多学科合作理念,取得重要成果,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田野考古奖”、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

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

路国权

  本书上、下两册,共145.3万字,对我国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所有东周时期青铜容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研究,构建起东周时期青铜容器的科学谱系,在以往传统的以区域为本位的研究范式之外,树立一种基于全局视野、着眼于整体、以器物谱系为本位的新范式,实现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范式革新。

  东周时期前承西周,后启两汉,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时期,在古代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十分有限,必须在文献史料之外开拓新材料。青铜器即是最重要的新材料之一。

  自20世纪30年代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导夫先路步入科学轨道以来,青铜器研究已经取得十分丰富的成果,但是商代和西周铜器的研究进行较多,东周列国通贯性的整体研究和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关注区域特点和局部差异性,强调“分”的一面,忽视“合”的一面,割裂了整体性,对不同区域文化青铜器之间的联系及其反映出来的人文历史的关系相对有所疏忽,研究得不够细致。同时以往对青铜器进行型、式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分期、断代服务,缺乏谱系观念,分类结果没能准确反映青铜器的亲缘关系和历史渊源,从而难以揭示每类青铜器的谱系发生过程及背后蕴藏的社会历史信息。此外,东周青铜器存在的空间也是东周列国和族群活动的舞台,青铜器分布范围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往往与国别或族群有关,通过对青铜器分布格局的研究也可以透物见人研究东周时期国、族的历史和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有待填补的空白。

  一、主要内容

  本书主旨在通过梳理东周青铜容器的科学谱系,揭示东周各国青铜文化的特征、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谱系研究与以往比较纯粹的断代研究、区系研究不同,如果说断代研究是青铜器的纵向研究,区系研究是青铜器的横向研究的话,那么谱系研究就是以青铜器的类别研究为纲,在型式分类的基础上,透过断代研究和区系研究,形成一种高屋建瓴的网状研究模式。本书穷尽式地收集资料,纳入分析的青铜容器达22种器类5877件。

  本书解决的4个最核心问题是:东周青铜容器科学的型式分类;东周青铜容器综合分期断代;东周青铜容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文化属性;东周各国青铜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中间的交流互动关系。

  针对研究主旨和4个核心问题,本书有针对性地设计和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①运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对各地出土的东周青铜容器统一进行型式分类。②运用分支分类学和进化分类学方法,构建东周青铜容器的型式分类系统和科学谱系。③应用考古年代学研究方法,对东周青铜容器进行分期和断代研究,使之成为系统的编年史料。④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分支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构建东周青铜容器分布地理学,研究青铜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文化属性,并与文献中记载的东周列国和族群的活动区域相互系联和对比,探究各类、型、式青铜器的文化属性,上升到对东周社会历史和区域文化系统的研究。最后再从青铜器谱系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总结东周各国青铜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尝试揭示西周至西汉之间中国青铜器文化由相对统一、到裂变、到再次统一的过程和方式。

  二、学术价值和意义

  朱凤瀚和张懋镕等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资深学者和权威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书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思虑精深、方法得当、体例完善,构建起东周时期青铜容器的科学谱系,填补了学术空白,对东周青铜器以及中国古代青铜器和东周社会历史的研究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研究价值和意义可概括如下:①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方面,本书在以往传统的以区域为本位的研究范式之外,提供了一种基于全局视野、着眼于整体、以器物谱系为本位的新范式,推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实现范式革新。②构建起东周时期青铜容器科学的型式分类系统。③构建起东周时期青铜容器的综合分期和断代体系。④系统梳理了东周时期青铜容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文化属性,填补学术空白。⑤以器类为纲,从青铜器谱系分析的角度揭示东周各国青铜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中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⑥本书对东周青铜容器发展谱系的梳理和研究,为探索西周和西汉之间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从统一、到裂变、到再统一的过程和路径,为研究西周和西汉之间过渡环节的历史,以及从青铜器发展演变的角度梳理从“周制”到“汉制”的嬗变轨迹等历史问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推动。

  张述存 山东社科院原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首批中国智库创新人才领军人物,改革开放4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齐鲁文化名家。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获省部级以上奖30余次。百余项成果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著作10余部。在《人民日报》等发文20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30余次。曾任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德产业合作——以山东省为分析重点

张述存 顾春太

  主要内容: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对德产业合作的典型样本。以山东为例,剖析对德合作的产业选择及其实现策略具有代表性。论文以山东对德产业合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德国的优势产业、山东对外经济合作的潜力产业,论证了鲁德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并在分析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的进入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推动山东与德国产业对接的策略。

  创新之处:

  1.不同于当前国际产业合作问题研究中一般采用的“现状—问题—对策”研究范式,本文在总体思路上采用了“筛选山东与德国重点合作产业—从我国对德合作先进省市归纳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进入特征和影响因素—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新形势下推动山东省与德国产业合作的相关策略”的研究模式,为当前国际产业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2.本文借助产业梯度系数的研究工具,构建了山东省产业关联性矩阵,创新性地对未来山东省与德国产业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进行了界定,并提出未来山东省与德国产业合作应当坚持“突出重点、蓄势未来”原则,既要在现有的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又要着力培育潜力行业,以推动鲁德产业合作持续发展。

  3.本文在揭示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的空间特征基础上探讨影响德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因素,这与当前采用一般的定量分析相比具有创新性。在空间特征基础上研究影响德国对华投资的因素有利于揭示利用德国投资先进省市对德国投资者产生吸引力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4.研究结论显示,对德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应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对当前部分地区对德产业合作中热衷设立产业合作平台而建设后劲不足的现实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成果价值:

  理论价值:首先,本文提出的“筛选山东与德国重点合作产业—从我国对德合作先进省市归纳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进入特征和影响因素—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新形势下推动山东省与德国产业合作的相关策略”的研究模式,为当前国际产业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其次,本文采用的空间特征基础上探讨影响德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因素有助于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应用价值:首先,本文提出的新形势下推动山东省与德国产业合作的策略,如与德产业合作平台建设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育才”和“引才”并举以优化与德产业合作的人才环境、推动中德科技创新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积极构建山东省—德国跨境产业链等措施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对山东省有关部门完善对德合作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其次,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其他地区还具有普遍意义。在本质上本文是以山东为例,探讨中德产业合作,其他地区可以沿用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和探讨本地区对德产业合作的相关措施。

  成果反响:

  1.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该杂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

  2.本文在《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发表后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总第40卷第1期,于2019年2月出版发行。《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主要刊发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创办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英文学术期刊。该刊关注世界发展趋势,面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学者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既是向世界各国推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窗口,也是将国内学者推向世界的文化桥梁,对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本文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21期全文转载。

  4.本文有关观点得到山东省有关方面的肯定和应用。

  5.本文引起多家媒体转载。《人民网》《大众网》《搜狐网》《鲁网》《齐鲁网》等媒体进行了全文转载。

  马学广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兼任大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城乡规划、区域治理和海岸带管理等研究工作。已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荣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和省、市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项。

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生产与跨界治理研究

马学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世界城市网络的跨界集聚延展和我国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间网络状、跳跃式和跨界化的空间联系程度不断加深,众多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心枢纽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不断发挥着超越国家局部地域的超凡影响力,演变成为当今世界全球城镇化的最高形态——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s,简称GCRs),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生产与跨界治理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影响力的发挥指引了发展方向,是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的理论回应。

  一、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大多沿用西方新区域主义的分析思路,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研究分兵单进缺乏研究方法整合,相关研究对国际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方法相对隔膜,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较薄弱,普适性理论对个性化城市发展实践的理论诠释和政策指引远远赶不上实际需求。

  著作《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生产与跨界治理研究》(下文简称“该研究成果”)由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该研究成果洋洋洒洒近60万字,是国内全球城市区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集大成者,其站在时代的高处、时间的深处和地域的广阔处探索了全球、国家和地方等多维时空尺度上城市与区域治理的六大核心问题:全球化、尺度重组、城市网络、流动空间、空间生产和跨界治理。

  该研究成果吸纳了21世纪欧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城市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欧美尺度政治经济学定性研究方法与GaWC(1998年创立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以研究和发布世界城市排名而蜚声国际)世界城市网络定量研究相结合,深刻总结西方城市与区域跨界治理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实践案例的典型做法,立足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阶段化实践和可预期前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方法论体系。

  该研究成果立足空间政治经济学思想方法,整合全球化、空间生产和尺度重组等相关理论,建构全球空间生产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对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联系和空间治理形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探讨了全球城市区域空间生产的独特机制,实证了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组织格局、空间生产机制和空间治理实践。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国内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的观点、方法、知识体系和地方化实践,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在世界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思想和实践领域的地位和价值。

  二、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敏锐地觉察到我国由于长期条块分割和改革开放后经济决策的地方化形成行政区经济为主导、以城市为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对于跨界公共物品的提供、跨界公共问题的解决、跨界公共事务的协作等往往束手无策的问题,建议利用跨界空间治理和城市网络的视角强化城市区域单元的全球联系以及通过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和有效利用来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协同发展。

  该研究成果有两大突出创新。其一是研究方法创新。该研究成果将“空间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到区域空间治理实践中,为当代区域治理与区域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二是基础理论创新。该研究成果提出的“全球空间生产”理论体系以及全球城市区域空间生产与治理实证研究在国内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学界具有首创性,以中国实践丰富了国际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的理论内涵,凸显我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

  因此,该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立足国际研究前沿,研究范畴契合当代全球和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实践,具有较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对于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研究、城市群体区域的空间组织和空间治理研究以及区域公共政策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卢政 文学博士,现为鲁东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理事、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育专家资源库”入库专家。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0多项,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优秀论著成果奖等20多项科研奖励。

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研究

卢政 等

  《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研究》系鲁东大学卢政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研究”的结项成果,201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成果由卢政、吴承笃、柳清泉、董晔、郭继民、吴玉英、于年湖、李晓明、赵翠珍等多人合作完成。

  该成果以当代生态学、生态美学理论为基础,站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生活等多维交叉的学术平台上,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总结概括了其思想精髓,从理论高度分析探究了其对当下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主要内容

  中国古典美学发展、演化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显现生态智慧的过程。按照内在的发展逻辑,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思想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自觉期、成熟期和深化期5个历史阶段。中国古典美学逐步将天、地、人“三才”的和谐化自然生态系统,延展为天文—地文—人文相协合、相统一的审美生态系统。

  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言说方式是“思”与“诗”对话的外化,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审美观以及审美理想,透显出丰富而朴素的生态智慧。在“非逻辑”的意象性言说方式下的中国古典美学,注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去探讨审美与艺术、人生问题。在与万物的诗性交往和平等对话中,真正实现“与天地游”。

  儒道禅各家美学所持的生态观念各有千秋,但殊途同归,都坚持朴素的整体主义原则,蕴涵着浓郁的共生意识、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宇宙意识和超越意识。

  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生态智慧最具特色和魅力之所在。中国古典美学在天人关系、君子人格建构、个人美学修养、审美观照方式、审美境界等方面提出大量具有东方卓然智慧的思想观念,为今天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精神生态平衡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良好生态环境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智慧。生态美学若要对人类的生态优化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必须从传统美学中汲取生态智慧,获得必要的思想启示和价值诱导。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当代美学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持一种积极而开放的态度,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将中国古典美学所含蕴的丰富的生态智慧融入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中。

  当下要着重抓好“三个转换”,即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体论审美观向生态整体论的转换,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成世界观向生态生成论的转换,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论生命观向当代生态意识的转换。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提倡一种“生态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人与自然平等化一,人归化于自然系统中,自然也实现着人化的自然,它以“地球整体”为中心,消解“人类中心主义”,解构“二元思维”,公正平等地对待生物圈中的每一个体。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能够把人与自然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一种由生态平衡而产生的秩序感、愉悦感,一种生命和谐共生的意境和生机盎然的环境氛围,能够使人强化自身的生命意识和与大自然共命运的使命感。因此必须重建艺术和审美之维,在审美观照方式上持一种博大的和谐生态观,将生态环境看做审美对象予以关注,最终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

  二、学术价值及社会价值

  该成果通过系统挖掘、透析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从生态美学这个特殊角度丰富了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古典美学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了科学示范和研究思路;为当下的美学研究尤其是生态美学研究提供了思想资源,有益于文艺学、美学学科理论范式的创新,助力我国新时代生态审美范式和生态审美精神的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挖掘,并将其思想精髓介绍到国外,是一个凭自己的生态话语赢取发言权、平等同步地参与世界美学建构的大好契机,有利于美学领域的中外交流,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

  该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智慧支持,引导读者继承传统生态审美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可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理论依据,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该成果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反响,多家媒体对成果作了宣传推介或论点摘录。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