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并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中全会着眼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的发展,始终是为了人民的发展。人民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预计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而且,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此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虽然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对此,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创造更大的发展奇迹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始终与人民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不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必须深刻地明白: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在依靠人民的发展中,要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新发展阶段,面对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依靠人民,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促进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到2035年,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理应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促进共享发展,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共享人民创造的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从共享的覆盖面而言,共享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从共享的内容而言,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是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从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共享是共建共享。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从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共享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五中全会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在党的全会文件中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中全会开启的新征程,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统计表明,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首次跨越3万元大关,比2000年实际增长4.4倍,年均实际增长9.2%。按现价看,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2.45倍。按可比价看,2011年—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年累计实际增长96.6%。

  此外,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已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1年,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7.9%,低于13.7%的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0.5%,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3.2%下降至2019年末的1.4%,年均下降3.1个百分点。

  在人民走向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之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紧紧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革完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不断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引导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之中。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马峰)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