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威海荣成市:活用“互联网+” 传承红色基因

  深挖革命史料追寻红色印迹

  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作为红色印迹抢救保护的主阵地和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在保护挖掘红色印迹方面下了大力气。为确保每名荣成籍烈士事迹的真实性准确性,园区工作人员几乎收集了胶东20多个县、区的中共地方史、中共地方历史大事记,利用大半年的时间,成功编辑出了第一本史实资料书籍《足迹——胶东革命队伍和荣成武装的演变》,着重理顺了胶东从天福山起义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革命队伍的演变过程,以及荣成从成立县大队到独立营,直到解放后所输出队伍的去向,掌握了革命年代英雄的足迹。

  “我们以书籍为参考,从记录的著名烈士入手,寻找他们的亲属或后人,尽可能完善他们生平资料,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位王殿元烈士的事情。当时,我们在马石山革命纪念馆里发现了荣成有两位名叫王殿元的烈士,吃惊不已,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以为这是同一个人,所以他们的事迹常常被混在一起。为了搞清楚真相,我们多次到两位烈士的老家,港西镇王官庄村和埠柳镇不夜村走访调查,最终查证,两名烈士都是荣成籍英烈,但所属部队、职务甚至事迹截然不同。”园区工作人员表示。

  5年时间里,园区工作人员的足迹遍布荣成大大小小140多个村庄,并惊喜地挖掘出了城西街道沽泊阎家村燕平烈士、东兰家村刘永安烈士以及大疃镇西长岭村王西岐烈士的英雄事迹。

  “这些英雄的感人事迹和英名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和气概值得我们永远传颂和学习,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烈士就是等同于丢掉了初心!做这件事,我们从不后悔!”刘博的话掷地有声。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胶东抗战的重要根据地,荣成市红色历史悠久,曾诞生了曲显明、李耀文、张晶麟、沈秀芹等一批革命英雄群体,拥有龙山革命纪念馆、青安屯英烈纪念馆、沈秀芹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载体,留下了张晶麟旧居、谷牧旧居、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李耀文旧居等百余处红色印迹。近年来,荣成市通过深入挖掘革命史料,整理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一个个革命旧址、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桩桩英雄事迹,被修复、被保护、被重温。

  用好“互联网+” 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以来,考虑到手机群体的广泛性和年轻群体更热衷于通过短视频等方式了解各类事物的实际,荣成用好“互联网+红色印迹”,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荣成是威海市红色基因发源地之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直播短视频讲党史,可以充分发挥‘红色印迹’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荣成市委书记包希安说道。

  “红印迹直播间”从一开始创作就引起了荣成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拨出专门的制作经费保证节目的运转;同时,为保证质量和事件真实度,荣成市委组织部专门组织了党史办、政协文史办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节目进行双重审核。目前,直播间初步设计为300期,每年制作100期左右,分三年完成。今年的100期文案已经准备就绪,制作视频超过40期。如今,“红印迹直播间”系列节目已经登陆荣成英烈网、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平台、“荣成先锋”公众号、“中国荣成”公众号、山东省党员学习平台“灯塔”、“学习强国”威海学习平台等众多平台,收获了一大批忠实观众,并通过他们不断对外传播。下一步,直播间还将登录抖音、快手等专业短视频平台,让更多观众了解荣成的红色文化。

  除了利用直播间传播红色基因外,荣成市还依托广播电视、网络平台、村村响、微信群、抖音、快手、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广泛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红色故事等,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人心。

  在各镇街、村居文明实践所、站,荣成市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常态化播出党史内容,并组织开展了“青年读党史、百年再回眸”“忆先烈 学党史”“英雄事迹进社区•忆苦思甜代代传”等线上活动,组织青年宣讲员通过广播、录制小视频等形式,带大家一起回顾“党史上的今天”。

  在市内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设“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党史上的今天”等专题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全市各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500余次;摄制百集电视专题片《为了人民的利益——荣成先锋》,七一前夕全部完成并播出;录制荣成党史音频50多集,在广播、直播荣成APP推出。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