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影动世界 技赢未来

青岛日报

  在最新影视技术应用与硬件设施更新换代的双核加持下,山东省青岛影视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发生着深刻的产业变革。

  在中国光影百年历程中,青岛可以说从未缺席过,这里一直有着“天然摄影棚”的雅号,但每一个接触青岛影视领域的人都明白,“天生丽质”的基因固然值得珍惜,但若只满足于“取景”“拍摄地”的低级产业供给,则无法深入参与到中国影视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中。

...

  令人欣喜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产优秀电视剧电影大型集中展播展映、2019青岛国际影视博览会(下文简称影博会)上,青岛让世人看到了具有科技含量、脱胎于工业化流程的“造梦图景”——从CG艺术、VR电影到5G高清影像,诸多世界最前沿影视技术落地青岛的影视基地,证明了在最新影视技术应用与硬件设施更新换代的双核加持下,青岛影视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发生着深刻的产业变革,这一转变体现着这座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之城的无穷创造力。

  让一流技术与先进理念结合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大放异彩,不仅让曾经贺岁喜剧片一统天下的春节档在2019年打上了“开启中国科幻年”的厚重印记,也让两部电影的拍摄地——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东方影都成为了焦点。要知道,这些国产大片在青岛东方影进行的技术尝试,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是国产科幻片的第一次,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里可以说是中国影视技术更新迭代的试验田。

  8月25日上午,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会议中心。大厅里是国产优秀经典影片海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光影精华在此凝聚,而在展厅内,则是中外一流视效公司在展示最前沿的影视技术,似乎一个指向辉煌的过去,一个预示着中国影视工业的新风向。在此,记者见到了专注于四合一混合现实拍摄系统的国福,之前他所领导的团队曾在青岛东方影都参与了两部国产大片的制作,分别是宁浩导演的《疯狂外星人》与路阳导演的《刺杀的小说家》。

...

  据悉,四合一混合现实拍摄系统,能够在拍摄现场直接看到与后期结合后的视觉效果,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好莱坞纳入常规的工业生产流程,比如国内观众所熟知的《复仇者联盟》《阿凡达》就是用这种技术拍摄的。

  据国福透露,当初他们团队在承制《疯狂的外星人》时,用了三十天时间,为导演宁浩提供了532个实时拍摄的镜头。“这个项目留给制作的时间只有七个月,但要让外星生物在荧幕上活灵活现,制作耗时特别大,用传统的方式做差不多要调集80个人,耗费将近4个月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要耗去整个后期70%的时间,留给其他环节的时间就很紧张了。”

  最终,国福团队在与一家国外公司的竞标中胜出,加入宁浩剧组。在此期间,导演宁浩亲自在现场穿上特效服,高效率地将已经拍好的实景素材与电脑制作的外星生物合成到一起。国福表示:“实测四合一混合现实拍摄系统的效率,一个人一天大约能(产)出30秒镜头,其产能是传统产能的十倍。宁浩导演是偏传统的讲故事(型)导演,(之前)对技术不是很关注,但是这次他也肯定了技术对他工作效率的提升。”

  国福也特别强调,正是因为青岛东方影都一流的摄影棚,才能将这种技术发挥到极致。“我认为青岛东方影都是中国影视基地中的高地,对比横店、无锡三国城等属于一代、二代的影视集散地,这里从基地的规划到摄影棚内部的建设,都是按照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标准与运营理念来设计的。”国福说,他之所以选择将这种虚拟现实拍摄技术落户在青岛东方影都,正是希望将最先进的技术与东方影都的先进理念结合起来,一起为中国影视贡献一份力量。

  在青岛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影视试验田上,不只是国福团队实现了自己“里程碑式的跨越”。当初郭帆在东方影都拍摄《流浪地球》时,接触了国内众多专业物理特效团队,比如电影中救援团队在运载车上的戏份便是在一座摄影棚内搭建的六轴平台上完成的,这个置于东方影都11号摄影棚的机械装置承载着整部影片近四分之一的戏份。

  这种机械装置原来只能请韩国团队来制作,而这次《流浪地球》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特别邀请了中国电影人连凯,由他带领物理特效团队攻坚。据郭帆此前透露,“连凯是从好莱坞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这次《流浪地球》的成功与他的工作密不可分。”

...

  连凯团队在青岛东方影都的摄影棚内搭建了六轴平台,让《流浪地球》剧组顺利完成了二十多天的戏份。最终,当电影中的角色驾驶着运载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最终抵达希望的彼岸时,中国物理特效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一刻。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曾在《人民日报》上发文,将青岛东方影都与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并列提及,认为这些影视产业园为中国“高科技电影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中国电影科技革新做出应有的担当,青岛已经做好了准备。

  让尖端科技与中国故事联姻

  青岛在尖端视频科技方面的布局,远不只特效及拍摄系统方面的革新,在CG(计算机图形学)艺术与VR影像(360°全景拍摄+观众随意选择观看视角)方面的突破,让这座“电影之都”始终处于中国影视前沿科技的“风口”。

  作为2019青岛国际影视设计周主题展览的重要活动之一,国际CG艺术展邀请了2019年最强势的影视IP《流浪地球》《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作品的美术概念设计和视觉特效制作团队加盟,致力于展示优秀影视作品的美学理念和设计制作流程。

...

  CG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在中国影视剧行业里,CG特效是一个发挥不稳定的存在,但在青拍摄的《流浪地球》,却为中国电影告别“五毛钱特效”开了一个好头。

  在国际CG艺术展上,中国电影美术学CG艺术专委会主任穆之飞也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详细解释了CG技术的实际应用。“《流浪地球》中一个简简单单的发动机就经过了几百次图形设计修改才呈现出最终的形象,可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穆之飞告诉记者,《流浪地球》在拍摄之前需要设计师团队用计算机完完整整设计出所有的画面、镜头。

  更重要的是,该技术正改变着中国电影创作人的思维方式,使其有能力讲述更为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电影工业,像是一个画家缺少了画笔,没有画画趁手的纸,不知道怎么把想象变为镜头。”郭帆在之前的采访中说,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文化,重点是完善电影工业技术,《流浪地球》共有2003个CG镜头,75%由中国特效公司完成,这种尝试也是在为中国电影工业“正名”,最终其呈现出的也似乎天然带有一种中国美学特质。

...

  而从根本上讲,CG视觉效果完美的呈现,需要强大的工业体系进行支撑。

  2015年3月,就在《流浪地球》开拍前的两年前,张艺谋作品《长城》在青岛东方影都采用了大面积绿幕区拍摄,通过搭建360多个集装箱的特效制作区,使得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万里长城”得以在荧幕中呈现,也被业界认为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重工业电影”。这部电影于2016年上映,因其强烈视觉冲击力,引起了业界对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大讨论。随后美国传奇影业的《环太平洋2》剧组也入驻青岛东方影都,从侧面证明了青岛影视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

  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认为,衡量工业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是其是否具有能够连续生产“爆款”的能力。青岛下一步还将通过进一步打造技术平台、加强科技化和数字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影视工业化体系。“比如在青拍摄的《封神三部曲》《刺杀小说家》《解放了》等电影项目,都具有成为爆款大片的潜质,而其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都是对青岛影视工业发展水平的检视。”孙恒勤说,现在青岛可以针对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部分领域人才紧缺的现状,引导影视院校与教育机构通过对外合作的模式,不断为青岛影视培养、输送3D动画与视觉特效设计、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影视造型设计等方向的紧缺人才,“储备、吸引视效方面的人才,或许将是青岛影视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拐点。”

...

  此外,如今在威尼斯、戛纳、圣丹斯等知名国际电影节已经被列为独立单元的VR影像,在青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早在2016年,著名导演贾樟柯在青岛谈到业界热议的VR电影时,用到了“幸运”这个词,“我很幸运地见证了VR电影的孵化期,也许在五年之后,我们就能看到VR电影的繁荣。”而仅仅两年后,随着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在青岛举办,这个梦想在青岛成为了现实。要知道,虽然VR影像技术概念在国内已经兴起数年,但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专业权威性的评价平台却始终匮乏,中国(青岛)VR影像周无疑填补了该领域的多项空白。

  2019年,青岛国际VR影像周更是在2018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深耕,通过引领全球探索沉浸式影像发展方向,搭建一个产业对接、企业落地以及中外项目合作的优质平台,发现和培育优质VR内容,联合创作者与行业伙伴,在全球框架下共同拓展沉浸影像的发展未来方向。此举对助推青岛打造世界电影之都品牌知名度,促进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联合国VR计划总干事克里斯廷·古特昆斯特表示,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影视之城,青岛打造了一个展示世界前沿影视技术成果的平台,“我了解到这里有国际标准的摄影棚,有着非常不错的硬件基础;历次青岛VR专业展会的举行,能将青岛的软件能力提上一个台阶,这里有望成为世界级VR影像基地。”

  (稿件原载于2019年8月26日《青岛日报》第6版)

热门推荐

(C) 山东宣传网 m.sdxc.cn

鲁ICP备19024540号

主管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