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七十八人获评“中国好人”,四百六十九人入选“山东好人”榜
弘扬凡人善举 打造“好人之城”
□记 者 彭 辉 郑 莉 通讯员 隋学良 报 道
大众日报威海讯 近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河南洛阳举办,我省9人入选,其中威海市冰湖救人的张鑫圆和野外找矿报国的舒记德光荣上榜,威海上榜人数居全省第一位。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威海坚持全覆盖评选、全方位宣传、多形式礼遇,着力打造“好人之城”,让好人事迹、好人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截至目前,威海已有78人获评“中国好人”,469人入选“山东好人”榜。
“威海建立了常态化的村(社区)、镇(街道)、区(市、开发区)梯次推荐的评选机制,市、县两级都依托属地文明网建立了模范、好人评选发布平台,每月公布好人榜。”威海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各区(市、开发区)文明办普遍建立模范好人资源库,侧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凡人善举,发动群众推荐好人线索,通过大量选树百姓身边的平民英雄,让老百姓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
如今,在“中国好人”的感染和引领下,爱心善举已在威海大地遍地开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实名注册志愿者82万人,占常住人口28.1%,相当于每4个人就有1名志愿者,比例居全省前列;全市城乡设置志愿服务站点4000多处,构建起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15分钟服务圈”。
好人广场、好人公园、好人文化墙……威海通过打造好人主题的宣传文化阵地,让好人成为城市最受尊重的明星之一。威海持续组织开展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和道德模范巡讲等主题活动,每年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巡讲500余场次,并把模范好人宣传融入文艺创作,汇聚成抚慰人心的精神力量。
为了让好人有好报,树立行善不吃亏的价值导向,威海着力弘扬凡人善举,在对各级好人的帮扶礼遇上始终高看一眼、厚爱有加,建立了好人成长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激励更多人将善意善念转化为善行善事。每年春节前夕,威海市文明办都会组织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同时,邀请道德模范和各级好人出席春节联欢晚会、夏凉晚会、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大型会议和重要活动。自2012年起,威海市文明办每年协调财政部门从市级财政中拿出专门资金,用于全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健康查体。各区(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营造了关爱好人、礼遇志愿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