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马向阳下乡记》荣获“文华大奖” 即将全国巡演

 

  《马向阳下乡记》获“文华大奖”颁奖现场。

  

  《马向阳下乡记》上海新剧照。

  点击浏览下一张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马向阳下乡记》媒体见面会。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6月5日讯(记者 高忠业 见习记者 刘丹 王爽)6月2日,由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荣获我国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6月4日下午,《马向阳下乡记》媒体见面会在青岛市歌舞剧院梦幻剧场举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琳、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四级调研员张华永、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张乐群、青岛市歌舞剧院副院长葛军,以及《马向阳下乡记》的编剧代路、指挥黄炎佳、马向阳扮演者李政泽、李云芳扮演者张莉莉和刘世荣扮演者张熙出席了见面会。

  以喜歌剧反映深刻问题,市歌舞剧院再获“文华大奖”

  6月2日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在这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8台优秀剧目角逐10个“文华大奖”。经过层层评选,由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荣获我国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这也是继舞剧《红高粱》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之后,青岛本土舞台艺术精品时隔6年再次获此殊荣。

  《马向阳下乡记》讲述的是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主动请缨,到偏僻乡村大槐树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感人故事。该剧聚焦精准扶贫,取材于现实生活,用轻松诙谐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中深刻的问题,有着浓郁的山东风格、青岛印记,是国内顶尖创作团队联手青岛市歌舞剧院精英演员倾力打造的一台“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歌剧”。

  “青岛市歌舞剧院在短短六年时间里在舞剧、歌剧方面都拥有了‘文华大奖’!”该剧制作人、青岛市歌舞剧院张乐群院长表示,这对一个市级院团来说,在全国是极其少见的。

  一部戏成就一个乐团 《马向阳下乡记》将全国巡演

  青岛市歌舞剧院上世纪60年代建团,已有40年没创作出演过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的创排对青岛市歌舞剧院来讲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难事,因为这部剧时间紧、任务重、观众期待高、主创人员责任重,也需要资金。

  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张乐群表示,经过编剧代路等整个剧组团队的努力创作、多次排练,这部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日臻成熟;与此同时,该剧目得到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以及青岛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全市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的经费扶持,从而实现了从无到有,一路前行艺术节的大舞台,展现青岛风采。

  《马向阳下乡记》捧得“文华大奖”后,张乐群三次被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邀请做全国院团长培训班的交流座谈,介绍《马向阳》的创作经验和文艺院团的改革。张乐群表示,“一部戏成就了一个乐团,同时,相信对青岛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获得“文华大奖”让《马向阳下乡记》剧组接到的演出邀约应接不暇,张乐群说,他们每天都会接到三四个外地邀约电话,邀请剧组去各地演出,“这使我们更有信心去准备下一步的创作和巡演工作”。据了解,下一步,《马向阳下乡记》将在全国各地做巡回展演。

  附:《马向阳下乡记》获奖历程:

  ● 2017年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 2017年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剧目

  ● 2017年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

  ● 2018年文旅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滚动扶持剧目

  ● 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 2018年“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揭幕演出剧目

  ● 2018年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2018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示范演出

  ● 2019年“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展演示范演出

  ●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示范演出

  ●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马向阳下乡记》编剧代路:从80万字中挑出两万字 写出一部鲁版乡村喜歌剧

点击浏览下一张

  《马向阳下乡记》编剧代路(右二)。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6月5日讯(记者 高忠业 见习记者 刘丹 王爽)6月2日,由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荣获我国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6月4日下午,在《马向阳下乡记》媒体见面会上,该剧编剧代路表示,与同名电视剧相比,歌剧版《马向阳下乡记》更突山东元素、时代特色和乡村喜剧特色。

  青岛市歌舞剧院于上世纪60年代建团,已有40年没创作出演过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的创排对青岛市歌舞剧院来讲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难事,因为这部剧时间紧、任务重、观众期待高、主创人员责任重,急需组建一支很强的队伍去承担创作工作。

  “我写过话剧、音乐剧,唯独没写过歌剧,”编剧代路笑言自己是“活到老学到老”。代路透露,《马向阳下乡记》根据同名热播的电视剧改编,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几大难题,首先就是如何从40集、80万字、几十个任务的的电视剧中剥离出2万字的歌剧。

  为了在不失人物本质的前提下奠定乡村喜歌剧的风格,代路在这部歌剧的创作过程中对男女主的定位和身份做出了调整,提炼出四个嚼着舌根、唱着“农村八卦”的村妇,强化了乡村喜歌剧的风格。

  创作过程中的另一大难题,是资金问题。代路表示,剧组建组时并没有资金的投入,整个团队不计所得,硬咬牙坚持了整个戏的创作和排练,创作的过程十分艰苦。

  在克服了资金和人员的难题后,《马向阳下乡记》最终云集了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巧妙结合了吕剧、山东民歌等音乐素材,加入了坠胡琴、二胡等地狱色彩浓郁的乐器,使歌剧更具地域特色和时代色彩。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