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点亮沂蒙“山里娃”的阅读梦 蒙阴“筑梦书屋”助力农村教育再添书香

  四月,春风吹绽了漫山遍野的桃花,正是沂蒙山区最美的时光。在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这个全国著名的蜜桃之乡,繁花满树的桃林中不仅有成群的游客,还有来读书的孩子们。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这首诗是唐代吴融的《桃花》。在古代咏桃花的诗歌中,这首是笔力最重、设色最浓艳、立意最积极的一首……”周末,在蒙阴县东大腰村的桃林里,孩子们齐声背诵后,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蒙阴二小)富民校区的张立美老师开始给大家讲解诗文。这是东大腰村“筑梦书屋”春日阅读计划的其中一项。

孩子们在桃花树下读书。

  面对“山里娃”“农家娃”家中书籍较少或无书可读的情况,蒙阴县根据乡村学生分布特点,创立了“筑梦书屋”模式,让农村孩子都能在本村“书屋”里借书、读书,还有学校老师在周末、假期志愿来授课。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有84所“筑梦书屋”,点亮了沂蒙娃的阅读梦想,也让文明在山村落地开花。

  以书屋托起希望

  从蒙阴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向北10公里,就到了蒙阴二小富民校区。这个新建的学校设置一至四年级,容纳了周边9个行政村的430多名小学生。这里就是“筑梦书屋”发起的地方。

  “我们是山区小学,学生都是山里娃,住得很分散。因为经济等条件限制,村里没书店,很多孩子也买不了几本书,所以回家后没有书读,阅读量比较低,眼界不够开阔。”富民校区执行校长姚兴强介绍,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有书可读”,他们构建了“筑梦书屋”学习模式。

  富民校区根据学生居住在9个行政村的特点,在每个村选取一户学生家庭设立一个小书屋,方便本村孩子前来借书、读书和学习。“如何让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办书屋这件事,让三方都各负其责。”姚兴强说,在村民家里设立书屋,让社会捐赠书籍、书橱、桌椅等,学校老师在周末、假期的时候到各个书屋带领孩子们读书。这一想法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2018年10月,富民校区的10个书屋很快就设立了。

孩子们在筑梦书屋读书。

  在学校5里外的东大腰村(隶属坪子行政村),村民赵全红家设立了第一个“筑梦书屋”。她的家在村外桃园边,庭院比较宽敞。书屋设在西侧屋,两个装得满满的大书橱,还有层叠放置的桌椅。“平时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借书回家读,老师来导读的时候,都是在门厅上课。” 赵全红说,为了给学生提供舒适的阅读场所,她家特地将走廊扩建、装修,整出了一个明亮门厅,面积有30多平方米。

  在其他的村子,有的家长把储存粮食的房子腾空,有的把闲置的空屋重新装修,只为了给农家娃们提供一个读书的“筑梦”之所。“社会各界都踊跃向书屋捐赠,图书超过6300多册。”姚兴强介绍,在周末和节假日,学校的25名老师作为志愿导读教师,轮流到9个村的“筑梦书屋”去,领着孩子们读书、学习,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我们村(坪子村)有33名学生,都在这里借书看。现在大家已经借出去100多本书。”赵全红的女儿秦洛熙是书屋的小管理员,她负责记录每位同学的借书和归还情况。“书屋有上千本书,有童话故事、名人传记、世界名著,书都是崭新的,大家都很爱看。”秦洛熙说,有这么多书可以看,她已经写了好几本读书笔记了。

  用阅读点亮梦想

  在蒙阴街道,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几乎整个村的“农家娃”都聚集到了“筑梦书屋”,读书、思考、讨论,书屋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老师这期给我们推荐的书目是《绿野仙踪》,我正在读。”富民校区四年级学生张若萱说。导读老师张立美介绍,现在老师们主要引导孩子们做好三件事:读什么书,怎么读,怎么将读过的书再表达、反馈出来。“让学生们学会‘读书’和‘思考’,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思想等等。”就在这一遍遍的诵读和思考中,“山里娃”也在不断提升、蜕变。

秦洛熙(右)拿着同学们的借阅记录和读书笔记。

  每天中午,张若萱和秦洛熙都会来到学校的“朗读亭”。她们戴上耳机,对着麦克风,向全校师生诵读散文、诗歌或者其他文章。作为学校电台的小主持人,她俩读得大方、自然且清澈动人。“有了书屋,有了老师,学生们要真正去‘阅读’才行。我们把‘朗读亭’做成‘筑梦书屋’的一个重要承接。”姚兴强介绍,学生们对优秀篇章、名言诗句等进行了诵读,就可以通过APP上传到平台,学校里就能直接看到,并选择优秀诵读在学校屏幕上播放。

  “通过建设‘筑梦书屋’,我们发动起了社会、家庭的力量,让他们在学生教育上真正参与,并向好的方向不断推动。”蒙阴二小校长李因军说,该校以“筑梦书屋”为载体,定期开展“教师志愿者指导阅读”、“小小朗读者”、“阅读分享会”、评选“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等活动,同时也开展了古诗词大赛、诵读大赛、学生诗词背诵评级等。家庭、学校、社会联合,极大增强了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孩子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2020年,在山东省诗词大赛中,蒙阴二小天基校区的王梓璇同学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书屋、学校以及家人的鼓励下,王梓璇从两年前就开始“每日一首古诗词”的背诵计划。她陆续通过了全校、全县乃至临沂市的选拔,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冲入省级决赛。“到省里比赛,我有点害怕。比赛时,必答题我有两道做错,都是因为太紧张。所以在抢答题时,我拼命抢答,把分数又追了上来。”王梓璇说,她现在每天都坚持背诵,希望有一天能参加国家级诗词大赛。

  近年来,在县、市、省级的各类诵读、阅读、演讲以及诗词大赛中,蒙阴二小有200多名学生们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曾经内向害羞的秦洛熙获得了“全国阅读好少年”称号。该校的“筑梦书屋”也被评为“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让书香浸润乡村

  “蒙阴二小4个校区现在已建成16个‘筑梦书屋’,全县已建成84个‘筑梦书屋’。”蒙阴县教育局局长王彬介绍,该县正在推广富民校区经验,希望通过家长支持、热心人士和社会捐助、学校挖潜力的方式,在未来三年,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0个“筑梦书屋”,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在蒙阴街道刘家峪村,刘娜家建起了该村的第二个“筑梦书屋”。“我们村子大,孩子也比较多,一个书屋不够。”刘娜将自家二楼100多平方米的大客厅进行了全面装修,让孩子们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到楼上读书。“我发现,有了书屋后,村里的孩子们读书的时间多了。他们的父母有时也来,看孩子读书,有时也跟着看书。这里已经是村里的重要文化场所了。”刘娜说。

  自从“筑梦书屋”建成后,这里就成了“山里娃”成长学习的殿堂,不仅促进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更成为家校共育、协同育人的最佳平台。

  “家里人很支持我多买书、多看书、多阅读。我希望父母能多了解我的看书情况,多听听我的读书感受和思考。”蒙阴县高都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学生李迎雪说,学校附近的“筑梦书屋”里不仅可以借书,周末还有老师进行阅读指导、组织阅读讨论会,希望住在洪沟村的父母能抽时间一同来参加几次。

  不仅仅是建设更多的“筑梦书屋”,高都镇中心学校也在校内建起了大型阅览室、图书室。“我们这个阅览室有350多平方米,藏有2.6万本图书。将来我校除了继续增加图书外,每周还要开设更多阅读课。我们也为阅读类的社团活动预留了活动空间。”该校校长李桂芝介绍,正是对阅读格外重视,高都镇每年的中考成绩都在全县名列前茅。

  “筑梦书屋”为山里娃“筑”起了通往梦想的通道,也把书香文明的种子撒落在沂蒙的山间地里,等待开出绚烂的花朵。(在临沂客户端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原文链接:点亮沂蒙“山里娃”的阅读梦 蒙阴“筑梦书屋”助力农村教育再添书香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