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非遗传承人校园亮绝活 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青岛基隆路小学,传承人表演青岛非遗的代表作品

  10月22日下午,青岛市文旅局、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及青岛市歌舞剧院联合承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青岛基隆路小学开演,民族管弦、山东快书、胶州茂腔、变戏法、胶东大鼓……这些源自本土的艺术珍宝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非遗传承人校园唱大戏

  青岛市已连续7年举办民族传统教育走进校园展演。青岛市歌舞剧院(非遗)演出队负责人向青岛早报记者介绍,进小学进行文艺展演活动,使非遗的独特魅力给师生带来一场精妙绝伦的文化视听盛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艺术文化生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一方面培植好沃土,让非遗剧种再焕新生。

  本次进校园节目精挑细选了青岛非遗文化的代表作品,非遗传承人亲自登台,有艺术家张赛的吹打乐演奏《新春乐》,曲艺家季良老先生表演的山东快书《祖国颂》、茂腔艺术家张美香表演的《赵美蓉观灯》、坠琴艺术家贺长煜表演的《夸山东》、柳腔艺术家袁玲表演的《花灯记》、胶东大鼓传承人梁金华表演的《偷年糕》、相声艺术家莫宏和耿强表演的《说唱数来宝》、吕剧表演艺术家龚鲁阳演唱的《迎来春色换人间》,还有青年艺术家单立剑表演的变脸、史修章表演的魔术等。

  据了解,2019年9月至10月期间,进校园演出活动走进青岛上清路小学、青岛三十九中等20余所学校进行校园展演,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们作为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结晶,有必要让新时代少年儿童去了解和认知。”瑞华实验小学负责人表示,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有了这双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非遗进校园活动增进了孩子们对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民族艺术的热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播下了种子。”

  青岛莱西市城东小学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活动使师生近距离领略了优秀传统表演艺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是对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有益补充,加深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了校园生活,演员们执着、敬业与奉献的精神让全体师生颇为受益。

  非遗进校园演出队负责人告诉青岛早报记者,进校园的演出曲种形式丰富,为的是希望能在孩子心中植入对曲艺文化的了解。学生与传承人近距离接触,让孩子们对非遗有了直观的认识,也希望艺术家们严谨的舞台表现、精湛的表演技艺能够感染孩子,从而增进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信念。(青岛早报记者 单蓓蓓)

  (稿件原载于2019年10月24日《青岛早报》第A12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