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度假区:“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
...

  丝滑的柳条,在灵活的双手拨弄下,在手艺人怀中有节奏地舞动,一件实用又精美的柳编制品渐显形象……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享有“农耕文明活化石”的美誉。

  在第八届山东省文博会上,聊城市度假区邀请了魏氏柳编第六代传承人魏福庆,在演艺区现场为群众展示魏氏柳编的编织技艺,现场制作,将柳编的小礼品免费送给参观群众。同时,由姜堤乐园的“樱花仙子”进行了汉服与柳编作品的展示,其中仙子们的头饰均为柳编工艺制作,完成了一次汉服与魏氏柳编的完美结合,吸引了大批游客合影留念,让参观群众大呼过瘾。

...

第八届山东省文博会上樱花仙子展示魏氏柳编作品

  早在清朝咸丰年间,魏氏柳编创始人魏用祥就开始了柳编的生产制作。传到魏福庆手中,已是第六代。魏福庆从小就跟着祖辈学习编织,系统掌握了魏氏柳编的技艺。只见他手指左右翻飞,往复缠绕一挑一压、一缠一绕、一勒一编,柳条由线成面,从单根到立体,不断幻化。

  在他的工作室里,记者还发现了一些用铝丝和铜丝编织的产品。看出了记者的疑问,魏福庆向记者介绍说:“柳编的基本材料就是柳条,限于材质问题,一些简单凹凸状的东西可以编出来,但是一些复杂的编织,这个材料是很难实现的。”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魏福庆不断推陈出新,自主研发出铝丝编织工艺品,利用铝丝原料嫁接柳编技艺,铝丝柔软易弯、粗细均匀、色泽高雅,突破了柳编编织技艺难点。 “用铝丝和铜丝制作造型别致优美的手工艺品,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生锈不变形,有利于观赏和收藏。”现如今,随着魏福庆不断设计和创新,编制出的产品不再单一,而是向多元化发展。

  老手艺加上新设计,赋予了柳编新内涵。作品有小的日常摆件,亦有大的飞禽走兽,更神奇的是,魏福庆将聊城市地标——光岳楼也创作了出来。“做这个光岳楼之前,要经过很多次的构思,还有它整体的编织手法呢,也是通过柳编的技艺,还结合了草编、藤编技艺,再加上我自创的一种手法技术来完成这种编织。”魏福庆说,整体编织装饰完之后,这座柳编光岳楼高在1米左右。

  改良之后的柳编技术,在工艺上,运用“径编”“立编”“拧编”“平编”“花编”“钉串”等多种技法,采用疏密对比、经纬交叉等手法,使之在编织平面上形成凹凸、虚实的浮雕般艺术效果,增添了色彩层次。老手艺加上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编织技艺这门古老技艺历久弥新,更成为了一种时尚。

  “我来自河南,通过快手看到魏师傅的编织视频,感觉特别好,就从河南开车过来学习了。”魏福庆的一名学徒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学了有一周,一些简单的物件可以上手了。

  魏氏铝丝柳编已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远销国内外市场。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柳编技艺的人络绎不绝,同时也带动了周边100多人就业。魏福庆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承推广,把编织工艺品推向全国,让更多的年青人爱上编织。魏氏柳编这一传统技艺老树发新枝,新枝开繁花,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度假区深入挖掘辖区内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引导传承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稿件原载于2019年10月29日《聊城日报》第A5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