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日照五莲县老粗布:非遗传承展现“土味之美”

  手执木质梭子,在细密绵长的织线之间来回穿梭,伴随着轻微的咯吱声,厚实和软、花纹明艳的粗布在身下一寸一寸缓缓延长。此刻,岁月静好,宛如时光倒流、历史重现。

  这是近日黄海晨刊记者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汪湖镇“根芝纺织有限公司”织布车间内看到的一幕。坐在织机前的,就是张氏传统手工纺织老粗布第五代传承人张根芝。

...

  张氏传统手工纺织老粗布第五代传承人张根芝

  操作着再熟悉不过的织机,张根芝坦言,这门古老的技艺和眼前这几架木质织布机一样,都是“说来话长”。

  一丝不苟,六百年匠心传承

  如果不是张根芝的讲述,记者不会想到,眼前这几架并不起眼的织布机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最古老的一架已经是六百多年的“传家宝”。历经岁月洗礼和数千万根棉线的反复缠绕,木质结构的机身已经沁入了一层古铜般的色泽,带着微微的陈旧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气味。时至今日,织布机巧妙的木质结构和精密的织布齿仍然保持完好,上线、开梭,仍然能够织出漂亮的粗布。

  而织老粗布这门手艺,在张根芝的家族传承中,比这几架织机还要久远:“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

  张根芝的手艺是老爷爷的那一辈人留下来的,虽然经过了五代人的传承,可栓布轧花、弹花、纺线、打线、缠机、浆染、沌线、挂布、织布等70多道工序繁而不乱、始终如一。

  “最初是织白布,色调单一,后来有了染色技术,就开始染棉线,织彩色的布,利用经线和纬线的交替编制呈现出不同的花纹图样,图样越复杂,织起来越复杂。”张根芝告诉记者,看起来好像只是一架织机、一只梭子,但织好一匹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里面最难的就是缠机,为了学好缠机,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张根芝足足下了两个月的苦功夫,这也成为他小小的骄傲,因为对于寻常人来说,要掌握缠机,大都得练上半年甚至一年。

...

  张根芝制作老粗布

  什么是缠机?张根芝给记者做了演示:他在地上摆出一排线圈,然后拽着一把彩线来回走动,“把800个线的线头顺序排开,来回缠绕,让所有的线摆起来,缠成球之后,就可以刷机了。”

  这一细致入微、返璞归真的制作工艺一下子将人的感觉拉回时光隧道,仿佛已经穿越历史,亲历几百年世事变迁一般。

  在张根芝眼里,老粗布是家族传承的文化根基,也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这是因为,依据大汶河遗址中出土的“纺纶”,老粗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商朝时期诞生木制纺织工具——腰机,汉代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机“斜梁机”,元、明时期人们将多种手法揉入棉织工艺把粗布工艺推向完全成熟,清朝时期老粗布甚至穿过宫墙以贡品的身份成为御用之物,一部老粗布的发展史,也是黄河文化的见证史。

  这更是因为,相比起美轮美奂的锦缎丝绸,老粗布温暖熨帖了一朝又一朝、一辈又一辈中国最普遍、最底层、最多数的劳动人民。因为工艺传统、原材料相对廉价、制作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在经年岁月之中,老粗布一直是很多农户耕种之余贴补家用的重要“副业”,这让它相对廉价,得来相对容易,抗磨、经用、保暖、吸汗的特性,让它成为普通老百姓的首选。

  也是这个原因,让当年家境贫寒、初中便辍学的的张根芝早早学到了这门手艺,并精研成为日后的“饭碗”。

...

  老粗布

  传统回归,记忆中的老粗布走入现代生活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手工织布生产模式渐渐落伍了,常用的衣料也被铺天盖地的化纤材料替代。与其他古老传统文化一样,老粗布在经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后,曾经一度受到了人们的冷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老粗布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没了踪影。

  市场上多了涤纶、涤卡、的确良、凡尼丁等化纤制品,而曾经穿门入户的老粗布却彻底没了容身之处。曾有人形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谁能穿上一身涤卡制服,左上口袋插上一支钢笔,双手插在裤兜里,脚上蹬上一双铮明瓦亮的尖头皮鞋,无论走过路过,还是往街头一站,足以拥有绝对的自信。

  那段时间,张根芝家的老粗布生意也随之由惨淡经营转为黯淡消停。为了生计,张根芝不得不外出打工。可在外漂泊的日子里,张根芝总是对家乡念念不忘,对老粗布手艺念念不忘。

  当传统文化渐渐兴起的信号传来,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记忆重新清晰,他终于耐不住手掌对棉线和织机、梭子的眷恋,重返家乡,拾起了老手艺。

  张根芝有股子执着劲儿,既然回来重拾老本行,他就想不能再重复过去简单的织布手艺,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张根芝告诉记者,现代人都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都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买衣服或者床上用品都选择纯棉的。其实,相比纯棉织物,老粗布更胜一筹:老粗布要比一般的棉布更厚实、纹理更清晰;老粗布吸汗性能更好,还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保健作用,使体温迅速恢复正常,防螨止痒;老粗布更耐洗、耐磨、耐用;皮肤对于纹理较粗糙的老粗布更为敏感,有利于促进血液微循环,使肌肤更健康。除此之外,老粗布还有冬暖夏凉、绿色环保、健康安全、不起褶皱、不起静电、不起球、不褪色等特点。

  “所以老粗布再受追捧,引领纺织制品‘新时尚’,成为畅销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本着这样的认识,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整合,张根芝制作的老粗布产品类型更多,用途更广,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带领周边村民梭经织纬,靠着地地道道的纯手工织品,打造了粗布凉席、唐装、粗布床单、枕头、拖鞋、衬衣、睡衣、靠枕等十几个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济南等城市,并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在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参会第一天,他就收到了来自新西兰客户的订单,摆在摊位上参展的老粗布制品也随之被抢购一空。这足以证明,老粗布及其制品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追捧。

...

  张根芝获得了多项荣誉

  历久弥新,创意发展让市场接纳“乡村记忆”

  2019年的一次创意之作,让张根芝在老粗布推陈出新的道路上又“火”了一把:经精心研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他推出了一款“量身定做时尚布兜”,可以定制,可以在布兜上印制客户需要的任意图案,包括自己的肖像或者全家福。其中由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定制的“有一种生活叫日照”老粗布提兜成为热销品,这种又实用又时髦的提兜一面世立即成为旅游热销品。

  对于不断探索的创新之路,张根芝认为:“非遗保护,保护的是传统工艺的核心,是文化根基不动,而创新,则是产品的外延和周边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被市场接纳、被时代接纳。”为了保护这项传统技艺,五莲老粗布被纳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张根芝顺利申请了“张根芝老粗布”商标,通过法律渠道竭力保护五莲老粗布的声誉和口碑,与此同时,他的创新之路也从来没有停止。

  他一边继承和发扬祖上技艺,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一边精心从事老粗布工艺的研究改良、创新发展,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连年攀升。目前,张根芝的“山东根芝纺织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3公顷、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旗下拥有“姝宏苑粗布馆”1处、加工车间10个、技术工人100余人,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最帅织布郎”。

  “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不到半小时,我的老粗布就被销售一空。”张根芝笑着道,“等两个儿子上完学,也要让他们学好这门手艺,接好五莲老粗布的班。”他希望五莲老粗布这份古老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同时,也能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由于在传承“非遗”文化、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张根芝和他的妻子王佃英先后被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山东省巾帼居家创业就业脱贫行动大姐工坊”、被日照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日照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五莲县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部分制品被五莲县档案馆永久收藏。

  谈起未来,张根芝下一步想扩大规模,并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工艺,与时尚相结合,让老粗布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张根芝对此充满希望,“既能带动周边村庄人口就业,也能把老一辈的手艺传承下去。”

  在张根芝心里,这一丝一缕的粗布不仅仅是千百年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种劳动技艺,更是交织缠缚在游子心头的那一缕剪不断的乡情,老粗布用它那古老而独特的乡愁密码,唤醒着更多人对逐渐消失的家乡记忆。(日照日报社记者 刘江雪)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