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日照蛋雕:刻画方寸蛋壳间的大千世界

  “蛋雕这个技艺,只要你能想到图案它都可以呈现,可以说是能包罗万象。”说这话的人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眼睛明亮有神却常年挂着副眼镜。他就是日照蛋雕第一人、非遗文化传承人姜忠海。

  十多年前,姜忠海看到桌上的鸡蛋,突发奇想:“蛋壳上能不能画个画呢?”说干就干,平常酷爱剪纸的他拿起刻画剪纸的刻刀在蛋壳上尝试勾勒线条,没想到真就成了,而蛋壳上那简单的线条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蛋雕始于明末清初,那时谁家有喜事,便把鸡蛋贴片小树叶将其染成红色,染后的蛋壳取下树叶便会留下树叶的形状,这便是蛋雕的前身。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尝试把山水花鸟画到禽类的蛋壳上,再用刻刀把它刻出来,延续至今演变成为了精美的蛋雕民间艺术,后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对于蛋雕的痴迷,姜忠海可以说是到了狂热的程度。家里经营酒水生意的他,在送货途中的车里、夜市微弱的路灯下、回家休息的深夜都是姜忠海进行蛋雕的舞台,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视力急剧下降,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下手中的刻刀。自2015年正式从事蛋雕工作以来,他已经完成了三百多件蛋雕作品,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因为蛋壳薄而易碎的特性,在学习蛋雕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挫败感。“其实在刻画的过程中蛋壳碎掉不是最让人崩溃的,而是快完成的那最后几笔时蛋壳碎掉。”姜忠海笑着打趣着。

  谈及他第一件获奖作品时,姜忠海表示有些意外:“原本是想跟着大师学习交流的,没想到最后竟然抱了个奖回家。”那是一套参考生肖剪纸图样,采用浮雕的形式呈现在十二只鸡蛋壳上的作品《十二生肖》,耗时二十天完成的十二件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形质绝佳。

  “我有这份责任和义务去推广传承这项技艺。”姜忠海信心满满,“我想通过我们民间手艺人的努力把小众文化变成大众艺术。”最近几年,姜忠海开始招收学徒传授蛋雕技术,授课不收学费,他觉得把技术传承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坚持手工刻画,拒绝机器定制,这令很多人望而却步,但真正热爱的人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对于未来,姜忠海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开班授课、深入校园、兴趣体验……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项“脆弱”的艺术。

  蛋雕虽小,却内含乾坤,既可呈现花鸟鱼虫,又可包罗大千世界。手艺人,是一生对一项事业的专注钻研;守艺人,是一世对一份手艺的坚守传承。让中国手工艺传有所承,是姜忠海和众多手艺人多年来努力的目标。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