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胶州秧歌里的“精气神”

  女子时而大方泼辣,天真烂漫,时而温柔娴静;男子时而潇洒诙谐,时而英武矫健……胶州秧歌之所以能够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正源于它传神地刻画了青岛人共有的品格气质:灵动达观,刚柔相济。

  胶州秧歌,又名地秧歌,最早诞生于200多年前青岛胶州的村庄,以“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独特风格倾倒众人。“三道弯”“扭断腰”的民间称呼亲切生动,还带有一丝戏谑,也是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的胶州秧歌的独到之处。青岛人自成一格的“精气神”,似乎就在那一摆、一态、一动、一弯的秧歌舞姿里时隐时现,韧劲儿十足,传承至今。

...

胶州秧歌登上中国秧歌节的舞台

  民间有关胶州秧歌诞生的故事异常素朴,却道不尽两百多年前胶州一地的人生之艰,命运多舛。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胶州包烟屯村,今天的马店镇东小屯村,有赵姓和马姓两家人,结伴前往关东逃荒,一路上迫于生计乞讨卖唱,后来干脆改为更加活跃现场气氛的载歌载舞。传说,他们的演出总是先由一位演员用几句话作为开场白,紧接着便是热闹的走场,舞蹈的部分后来逐渐演化为一些简单的程式,这便是后来舞蹈秧歌的雏形。

  时至今日,胶州秧歌女角的舞蹈中还保留着长途跋涉背包袱的日常动作,而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总是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胶州秧歌录制现场

  1999年出版的《青岛百科全书》有载:至清朝同治年间,胶州秧歌的舞蹈、唱腔、伴奏均具有了一定的程式。演员多为10人,4男6女。分五个行当:男分鼓子、棒槌;女分翠花、扇女、小嫚。舞蹈程式则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等,听上去已是花样繁多。

  伴奏的乐器也与舞姿所传递的蓬勃欢乐的印象相得益彰:唢呐、大锣、堂鼓、铙钹、小钗和手锣,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是乡土气息浓郁的羽调式民间吹打乐。唱腔曲牌则有扣腔、锯缸、打灶、迭断桥、上庙、南锣、东坡、男西腔、女西腔、小腔等。单是后来不断发掘整理的唢呐音乐曲牌,就有得胜令、打灶、小白马、斗鹌鹑、水浪音……

  这些丰富驳杂、源于民间的专业术语词汇集合成感染力超群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彰显青岛人的真性情,透露着接地气的民间智慧,也是数辈民间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不拘一格、求新求变的共同成果。

  1864年被看作是胶州秧歌的定型之年,源于两大标志性事件。这一年,秧歌艺人刘彩在胶州的楼子埠村创立了第一个“秧歌班”,开始坐科招生;同一年,秧歌爱好者纪鸣珂与殷洪琴创作了第一个秧歌小戏《裂裹脚》,标志着“胶州秧歌剧”作为民间小戏之一种,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兴起。这部根据胶州马店村一个赌鬼怕老婆的故事口头创作的秧歌小戏,经由刘彩的秧歌班排练演唱,顿时传遍了十里八乡。

  另一位民国的秧歌爱好者陈銮增大胆在刘彩以温柔见长的文秧歌中融入了武功,20世纪20年代的胶州秧歌遂有了派别之分,而今新派秧歌兼容并蓄,观众在新派秧歌里看到的是刚柔并济的身姿。

  胶州秧歌走出青岛、进京首演的1957年,全国有150多家专业文艺团体先后到胶州学习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其列入了必修课程。而胶州秧歌的复兴则要等到2006年——它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获评“中国秧歌之乡”。2017年新组建的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见证了胶州秧歌再度舞进京城舞台的盛况,秧歌依然没有停止求新的脚步,该中心创作的茂腔戏《秧歌乡的故事》将秧歌与茂腔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合璧于舞台。秧歌舞蹈节目《喜洋洋》《豪情鞭鼓俏秧歌》荣获群星奖等诸多奖项。近年来,胶州秧歌受邀参加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海世博会、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等多项国际文化交流展示活动,胶州秧歌绽放于世界舞台。

  如今,胶州有65个村庄(社区)建起了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每个镇或街道,至少都拥有一支由老艺人和各级传承人领衔的传统秧歌队和庄户剧团。秧歌之乡胶州不仅已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朝圣之地,同时也成功将这笔青岛人共有的文化遗产,再度转化为青岛人现代时尚生活的日常。(青岛日报记者 李魏)

  (稿件原载于2020年7月14日《青岛日报》7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