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河和之契”两河非遗交流展演助推文化传承

摄影:苏锐

  开幕式展演中,演出了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 陕北民歌《圪梁梁》、 江苏民歌《采茶舞曲》、 内蒙古民歌《赞歌》、山东民歌《包楞调》《谁不说俺家乡好》、舞蹈《厚土》、武术《少年中国说》、器乐表演《挑泰山》等节目,反映了我国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以及山东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齐鲁文化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

  “文明的赓续”山东省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集萃展,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板块,共展出黄河澄泥陶印、雕版印刷技艺、鲁派内画等78个非遗项目,参展传承人116人。展览采取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的方式,展现了“心手相牵、美好生活”的山东手造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全省黄河流域各地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以“流动的文化”为主题,泰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临清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台儿庄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四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区内,95个非遗项目、158名传承人进行了非遗展演展示,充分展现了山东大运河沿线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成果。

  摄影:苏锐

  12月23日下午,举办了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高端论坛。相关专家学者分别以《关于非遗保护的认识与实践》《学习“两办文件”心得——关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泰山与中华民族精神》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活动期间还为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颁牌。

  近年来,山东持续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工作要求,推动非遗资源普查常态化。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缺失。加快非遗数据库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全面和系统记录,优先记录历史文化价值高、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丰富记录手段,加强记录成果保存与转化利用工作。开展田野调查和非遗理论研究,科学提炼非遗保护理论,健全各级非遗专家库,支持非遗相关学科,加大理论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力度。

  此外,山东广泛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依托高校对深度贫困地区传承人开展整建制培训,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搭建传统工艺与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扩大传承人群,增强传承后劲。举办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交流活动,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改良制作、提高品质。各地依托非遗相对集中的街区,建立非遗展示展销基地,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加强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创作出与时代审美相符的非遗产品,赋予非遗更加旺盛、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推动各级政府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保护资金保障机制,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向重点项目、濒危项目、深度贫困地区,以及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的项目倾斜。争取和落实项目资金、土地划拨、设施建设、财税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摄影:苏锐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