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州武城:46支邻里艺术团带活乡村文化

  “党的政策放光芒,咱们农村大变样,街道清洁路灯亮,到处都是新气象……”2020年6月4日,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三片区邻里艺术团演出现场,78岁的吴淑贞带来一段自编自演的快板《党的政策放光芒》,吸引了众多村民观看,大家齐聚老城镇姜辛庄村的文体小广场,不时鼓掌喝彩。

吴淑贞(左一)带队为村民表演

  农村不乏文艺人才,村民又对优秀文化需求迫切,如何搭好平台,让二者有效结合?2020年4月份,武城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习胶州市等地的经验做法,大力扶持镇、村艺术团。各镇街以片区为单位成立邻里艺术团,以镇街综合文化站为依托成立镇级艺术团,创排文艺节目,开展串门式村村巡演。

  做过40年幼教的吴淑贞是老城镇姜辛庄村的文艺名人,快板、双簧、腰鼓样样拿手。老城镇三片区邻里艺术团成立后,她立即报名参加。如今,这支队伍吸纳了8个村庄的30多名文艺爱好者。“现在我们天天晚上排练,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吴淑贞说,党的惠民政策、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都是创作的题材。

  锣鼓喧天、舞步欢快……晚上6点,老城镇四片区邻里艺术团来到老城镇戚庄村,带来了秧歌、广场舞等节目。“邻里艺术团不仅挖掘了村里的大批文艺人才,更重要的是聚拢了民心。”戚庄村党支部书记曲凤申说,之前推进一项工作,需要挨家挨户去说,如今借演出机会,用节目宣传好政策,村民更容易接受。戚庄村里开展“户户通”工程,邻里艺术团用“三句半”的形式向大家宣传,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打造了一条示范胡同,让村民打心眼儿认可,现在这项工程推进速度走在了老城镇前列。“邻里艺术团成员不仅为村民表演节目,而且成了文艺志愿者,人人都是宣传员。”曲凤申说。

邻里艺术团成员为村民表演节目

  武城县武城镇则借邻里艺术团演出,向村民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5月29日,在东杨官屯村,6支邻里艺术团的演员们各显其能,编排表演了快板、小品等节目为村民演出。演出现场还对20名“学习强国”先进典型进行表扬。

  武城县文化底蕴深厚,有运河船工号子、柳子戏等一批非遗项目,却没有成熟的文艺演出队伍,而村民又乐于接受贴近群众、源于生活“接地气儿”的文化活动形式。“通过打造邻里艺术团,我们可以挖掘、培育本土文艺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形成常态化的文艺演出机制,实现群众演、演群众,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武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传虎介绍,武城县把邻里艺术团纳入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政府主导搭台、群众唱主角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按照群众需求“菜单式”开展文化活动,让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武城县把邻里艺术团纳入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长期支持艺术团发展壮大,武城县研究起草了《关于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的暂行办法》《武城县邻里艺术团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各类团体的成立与申报条件、管理与扶持办法等制度标准,对优秀文艺人才和作品进行奖励,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配备演出设备,支持巡回演出。通过举办专项培训班与包片“一对一”辅导的方式,重点培养文艺人才自编自创能力。“目前,已成立8支镇级艺术团和46支邻里艺术团,覆盖了所有镇街片区。在片区之间和镇街之间交叉开展演出,预计全年能演500余场次。”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峰说,下一步将鼓励扶持队伍成熟的镇级艺术团和邻里艺术团通过推选程序,参加本县或其他县(市、区)的“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和人才,不断增强武城县文艺人才队伍整体实力。

  (稿件原载于2020年6月18日《德州日报》5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金秀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