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探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 融通两个中心 服务更入人心

  □ 本报记者 赵琳 丁兆霞

  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陈家官庄村村民刘家花,最近手头宽裕了不少,她习惯每天打开手机上的“零灵发”App,自己找采茶、除草、采摘等零活干。“不用到处打听,各种各样的零活自己选,离家近,劳务费也清清楚楚。”刘家花说。

  既方便照顾家,还能补贴家用,刘家花说,村里的好姐妹们能实现“零工自由”,多亏了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的推荐,“专管员推给我们一些零工零活的小视频,一看就明白,下载App后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受疫情影响,一些零工市场临时关闭,零散务工人员难找活,市场主体难找人。日照市于今年4月引进“零灵发”灵活就业平台,并逐步在全市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17个文明实践所(站)设立了灵活就业信息栏,组织文明实践专管员、志愿者等征集招工用工线索,建立“信息池”;还将App植入市级主流媒体和县级融媒体公众号,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传播平台进行宣传推荐,扩大知晓率和影响面。

  “一些宣传零工零活的短视频点击量很高,说明这项服务切中了当下百姓的需要。”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侯学阳说,引进“零灵发”灵活就业平台以来,注册量已达到22.9万次,工单量近4万个,近2万人次抢单,价单6580多万元。

  在日照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日照市文明办主任王军卫看来,融媒体给新时代文明实践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一方面,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融媒体平台深入千家万户,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精准规范、更具实效;另一方面,融媒体平台通过文明实践活动扎根基层,而且通过“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信息发布方式,使宣传报道更接地气、更具人气。“下一步,将发挥村村都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优势,创新开展更多为民服务,通过融媒体平台创造更大流量。”王军卫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均是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如何统筹建好两个中心,推动两个阵地融合发展,山东各地一直在进行探索推进。

  在德州,通过一张电子地图,即可看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下阵地的运行情况。德州摸清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下阵地资源底数,对5308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数字编码,每个阵地对应一个二维码,形成了可视化的文明实践电子地图。通过这个地图,分布在党政部门、社会各界的便民服务、志愿服务资源都被融合起来,形成文明实践服务菜单,根据群众需求进行智能匹配、主动推送。

  仅今年上半年,德州市民通过文明实践电子地图进行自助点单的就达到1192单,组织接单871单,满意度100%。记者从德州市文明办了解到,随着大量服务数据的积累,系统会记录分析用户足迹,为不同群体进行“画像”,志愿服务将越来越精准智能。

  通过“志愿胶州”微信平台“点单”栏目,胶州市民可以随时填报自己的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总梳理群众需求后,设计项目并公开发布。市级融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广泛宣传推广精选志愿服务项目,面向企业开展路演推介,筹集爱心资金,推动流量放大正能量。

  当前,省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正在不断建设完善,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手机屏、电脑屏、数字电视屏、展示屏等“一云四屏”互联互通,实现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奖单“五单”闭环运行,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一体化调度、志愿服务菜单化运行、活动内容互通共享,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具活力、深入人心。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