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播下公益的“种子”

  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青岛大学“外事帮”青年志愿团、山东省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队等7个志愿服务组织,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等4个志愿服务社区入选。无论是在高校、社区、乡村还是国际性的赛会上,志愿者都用行动传递着爱心,诠释着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播下了公益的“种子”。

  这几天,近300位中国女企业家、女性精英相约青岛,共话合作。在这场活动中,有一群来自青岛大学“外事帮”青年志愿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为中外嘉宾提供抵离、翻译、媒体、城市运行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成为盛会中一道青春亮丽的风景。

  青岛大学“外事帮”青年志愿团负责人寇磊自豪地告诉记者,青年志愿团的主体是外语学院教师与在读学生,注册人数1200多人,成立10年来,“外事帮”为在青岛举办的120余个赛事与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了礼宾接待、联络沟通、专业讲解、口译笔译等志愿服务。“高校志愿活动一方面要育人,同时,这些青年人也为城市外事交流与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寇磊说。

  青岛大学“外事帮”青年志愿团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一茬茬热心公益的年轻人。社区公益,同样也需要热心人的带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党委书记徐文红对此感受深刻。

  “我们社区常住人口1.4万多人,注册志愿者3200人,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覆盖面?因为我们这里的能人,都被‘挖’出来了!”徐文红说,针对居民子女放学后的延迟接送问题,社区依托“五老”志愿者资源优势,打造了“关爱365”助学岗;针对居民素质整体提升的要求,开设“社区党校”“道德讲堂”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与驻区单位、组织联合开展“质检惠民”“防诈骗保护居民‘钱袋子’”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青松艺术团、光明艺术团、萨克斯队等6支文艺团体,长年活跃在社区,组织各类邻里文化活动。

  “同学们,子午式站姿准备好,右手出,迈左脚,右手挽一个手腕花,眼睛看向左手,左手画圈,兰花指出……”暑假期间,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双胞胎姐妹周沁涵、周沁洁每周都按时换好练功服,跟着市级吕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玲玲,在视频上认真学习吕剧课程《身训组合》。王玲玲告诉记者,牛庄镇是吕剧发源地,根据地方特色,省文化馆在这里设立了“暖阳春苗”文化志愿服务站,她作为志愿辅导员,多年来一直坚持辅导孩子们。

  在全省16市,遍布着像牛庄镇这样的乡村学校,通过山东省文化馆“暖阳春苗”文化志愿服务站,招募志愿辅导员团队,为农村儿童开展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演出和展览展示等文化志愿服务,提升农村儿童的综合艺术素养。目前,团队注册志愿辅导员78名,涵盖音乐、美术、舞蹈、儿童戏剧、剪纸、土陶艺、传统曲艺、传统戏曲等十几个专业。

  省文化馆志愿服务部主任徐欣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艺术教学志愿服务都通过在线形式展开。疫情发生前,很多志愿者都要花近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学校开展教学。“但是再苦再累,咱们的志愿者都没耽误孩子们的艺术教育,他们说了:别的事情都能取消,但是孩子的事情耽误不得。”

  徐欣告诉记者,山东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而农村的艺术教育师资相对缺乏,志愿服务团队对农村艺术教育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同时,志愿者的行动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公益的种子,让孩子们看到什么是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山东省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队共有文化艺术专家、非遗传承人、青年教师、大学生等志愿服务支队的志愿者1089人,服务人数达十余万人次。他们多年坚持深入到社区、企业、福利院、养老中心、学校、部队等单位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有力推动了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普及。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