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刷单是幌子,骗钱才是目的,不要贪图小便宜,不听不信不转账……”近日,在诸城市相州镇徐洞社区党员活动室里,社区干部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向到场的居民详细讲解农村中老年群体经常遭遇的诈骗类型,用趣味易懂的方式帮助中老年人树立防骗意识。
为推进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诸城市创新宣讲方式,用群众喜爱听、能听懂的“诸城话”,动员组织“五老”队伍、乡贤、身边好人等诸多老百姓身边的草根“明星”组成微宣讲团,以小众化、小场合、小主题等开展“微宣讲”活动。“我们让群众成为宣传的主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群众所讲的话、讲群众听得懂、听得惯的话,让宣讲更具温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真正实现理论宣讲下基层、进万家,架起了政策与百姓、理论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相州镇宣传干事潘英娜说,他们推行以宣讲人员平民化、宣讲地点“亲民化、宣讲方式互动化、宣讲内容文艺化为特点的宣讲模式,吸引了大批受众。
为进一步拓宽宣讲活动的覆盖面,诸城市把宣讲队伍组建到基层一线,在建好用好宣讲队伍和红色宣讲团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品牌引领、分类实施的原则,构建市镇社区三级联动格局。同时,对宣讲员进行稿件写作、宣讲技巧和现场应急能力的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各类理论宣讲骨干队伍的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在学透、写实、说准、演活上下功夫,成为基层的政策宣讲员、舆情观察员、新风倡导员和文艺宣传员,有效破解“最后一公里”理论宣讲“谁去讲”的难题。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微宣讲”。在农村,宣讲员把课堂搬到村头、街头、地头、炕头;在社区,课堂搬到了文体活动广场、党员活动室;在企业,车间、班组、食堂,哪里有需求,课堂就到哪儿……
不久前,在辛兴镇齐沟社区的会议室里,齐沟二村温室大棚技术员正在为村里的群众讲解瓜果蔬菜管理技术,村民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在小本子上做记录。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菜单式宣讲模式,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烦事、难事、揪心事。
诸城市创新宣讲模式,在“微宣讲”广覆盖、效果好上下功夫。在宣讲选题上,坚持从受众需求出发,小切口导入,既紧跟最新理论成果,又紧贴群众关注热点,与群众所思所盼无缝对接。在宣讲形式上,注重宣讲地点“亲民化”,宣讲员既可单独行动,也可三五人组合,一张小桌子、三五把小椅子,就可以在任何方便的场所谈体会、拉家常,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讲群众身边的事,说群众听懂的理。
“现在微宣讲与群众语言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了小角度讲清大道理,身边事讲实硬道理,新角度讲好老道理,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洗礼,使理论宣讲更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诸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菲菲说。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徐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