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鲁言:战“疫”大考彰显中国力量(下)

  (接上期)

  世界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各个国家都应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抗击疫情,努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战“疫”作为展现大国担当。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为阻止疫情蔓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我们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窗口时间,这是以行动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以行动践行阻止疫情蔓延的大国担当。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肯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世卫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兼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甚至感叹,“如果我感染病毒,希望在中国得到治疗”。

  国际社会应对疫情需守望相助、加强合作。疫情面前,病毒是最大的敌人,无论种族,不分国界,应该守望相助,携手面对。中国出现疫情后,几十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体现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这次的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国武汉被发现,但科学研究表明,病毒的传播并非始于某一个地区,最终源头尚未找到。美国、伊朗、意大利等国均发现多例患者并没有赴华访问等接触史,证明新冠疫情并非“原产”于中国,更不是“中国制造”。目前,中国以外国家每日确诊病例已远远超过中国大陆,正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果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们的祈愿,那么,“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的支援和祝福。“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这些有来有往的交流协作,生动说明应对疫情需要各国之间携手共御、抱团取暖,而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更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如果还有的国家没有对疫情引起重视,甘于当旁观者和局外人,那就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不尽责,也必将引火烧身、咎由自取。国际上向中国援助:被网民誉为“巴铁”的巴基斯坦,向中国倾情捐赠医院库存的医疗物资。日本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如此之深,打动了无数国人。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向中国捐赠了不少医疗物资,蒙古国除向中国捐款外,还向中国捐赠了3万只羊。中国向国际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防疫抗疫;截至3月26日,向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额温枪、医用手套鞋套以及呼吸机等诊疗设备物资;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等国家派遣专家组,提供防控和诊疗指导与咨询;诊疗方案分享给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助力维护全球卫生安全;许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和个人也参与到对外援助行动中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面向未来更应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全球化时代,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世界已经是一个地球村,人类成为一个大家庭。他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这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维护,也倾注了对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切,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形象,体现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使命和担当。这次疫情处置,再一次充分体现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之处。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着眼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长久和平,更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建设更加健康、美好、和谐的世界。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和多个国家领导人通话或会见。随着疫情控制进展,我国政府一直展现出真诚开放的合作姿态,积极协调来自俄、日、新、德等国的多位顶级专家来华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特别值得关注的是,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召开特别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上再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4点倡议,并呼吁国际社会直面挑战、迅速行动,只要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几点启示:“疫”考引发的理性思考

  这次疫情,与其说是突发性的社会灾难,不如说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一次警醒。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的同时,更应当深入理性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总书记和党中央审时度势,从战略着眼,以科学为据,号召全党全国“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疫情严重地区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在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问题上,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要激发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抓好,完成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采取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要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渐进提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次疫情防控,既是检验我国当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上的一堂大课。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性的灾害,我们的认识还比较有限,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但疫情的肆虐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需要我们快速反应,科学决策。这次疫情也暴露了我国个别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各地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参差不齐,社会反响不一,个别地方政府措施不力,造成局部区域疫情控制不力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

  要不断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应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统筹考虑空间治理、综合保障、信息传播、技术支撑、医学研发、后续支持,兼顾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当前,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查漏补缺,进行研究和部署。比如,准确把握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特点规律,完善重大风险研判机制;统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完善社会应急动员机制;提升物资供需匹配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完善综合保障机制;建立高效、公开、客观的信息渠道,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完善科技支撑机制;增强全民忧患意识,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等等,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要提高突发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必须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建设。例如,在本次疫情处理中,各地采取封闭村庄、设卡劝返、断路堵路等措施严防严控,一度引发社会热议。采取严厉措施对于疫情防控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却可能会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防控举措不能在法律层面上得到确认和规制,容易引起社会大众对其合法性的质疑,对高效解决公共安全危机也十分不利,这对我们树立法治思维观念提出了新要求。再如,依法做好疫情预防、报告、预警和发布,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措施;对法律法规已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在疫情防控各环节的具体职责,如果因履职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等方面,都需要立法司法执法等各方面工作跟进。

  要切实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这次疫情发生发展进程再次警醒人们,要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行为方式,生态文明素养应成为公众基本素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这其中固然有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但都与公众日积月累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生态文明素养不够。坊间的野味品尝、迎来送往的精美礼品包装盒、购物时习惯使用塑料袋等等,都是因为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自身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步伐却没有跟上。提高生态文明素养,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担当作为、企业的履职尽责,还需要每一个公民积极参与,改变生活方式,摒弃生活陋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执笔:刘波、李力、贾鑫鑫)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