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1939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东进支队挺进泰西。担任右翼警戒任务的师骑兵连行进至汶上县草桥村时,化装成日军骑兵进入伪军据点。伪军慌忙集合,等待“皇军”检阅,结果被骑兵连全部缴械。
八路军115师的这次“智取”故事,写进了创刊初期的大众日报的新闻报道。“草桥阅兵”,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就在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的1938年底,为了把分散在全省各地的游击队统一编制、统一指挥,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12月上旬,中共中央指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也在沂水县王庄正式宣告成立。
八路军山东纵队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几乎同时成立,标志着山东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这为当时孤悬敌后的山东找到了一条出路。
复杂的环境最需要明确而坚定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的大众日报创刊了。从蒙山深处的沂水县王庄出发,抗战期间,这张报纸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转战百余个村庄,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坚持出版发行,见证了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也记录了山东党政军民团结一心、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光辉篇章。
诞生于战火中的大众日报,坚持深入战斗一线采访,部队打到哪里,记者就采访到哪里,报纸就随军发行到哪里。1943年冬,日伪军万余人分进合击沂蒙抗日根据地,岱崮保卫战打响。正在沂南采访的记者于冠西,得到指令奔赴前线。硝烟未散,他便冒险爬上崮顶察看现场,随后就着油灯连夜写出长篇通讯《光辉的南北岱崮保卫战》,成为抗日根据地传诵的名篇。
大众日报注重将镜头和笔端对准群众、让群众当主角。1940年12月,山东省战工会颁布了战时国民教育方案,要求广泛开办识字班、夜校、补习学校、短期训练班。自1940年冬天开始,沂蒙根据地年年都组织开展冬学教育,这成为识字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1941年,山东妇联组织于三八妇女节之际发出号召,要在全省搞识字运动。据大众日报记载:1941年3月,沂蒙地区的识字班一共办了225处,学员有4502人;到了1943年,光是莒南县的妇女识字班就有520多个,学员多达15700人。识字班运动在全省大规模铺开,影响也越来越大。
“本报的使命就是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发表一切有益于抗战的言论!”发刊词上的这句话,大众日报通过一篇篇报道将其贯彻到底。从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通讯到社论、诗歌、漫画,既立足沂蒙,又放眼世界,一篇篇文章如战斗檄文、号角,成为根据地军民了解八路军抗战和根据地政策的主要渠道,也成为边区党政军民对敌作战的重要宣传武器。(记者 于新悦)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