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出版集团出版《云冈石窟全集》保存影像权威档案

  由青岛出版集团出版的《云冈石窟全集》,史诗般再现了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精华,实现了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对云冈石窟艺术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为国家保存了一份完整、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 

  为民族珍贵文化遗产

  建立影像资料档案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500多年来,石窟经风沐雨,造像不断风化,这座雕刻艺术的瑰宝正在缓慢地凋零。如何能以视觉影像档案的形式将云冈石窟的现状予以留存,对已被风化和岁月剥蚀的雕像进行抢救性的拍摄和保护,为中华民族存留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影像,是青岛出版集团策划启动《云冈石窟全集》项目的初衷。 

  2013年初,青岛出版集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签署协议,立项出版《云冈石窟全集》。之后的4年间,项目团队在洞窟内外搭建脚手架,对石窟造像进行了1500年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专业除尘,同时对造像进行拍摄和激光扫描。 

  成书后的《云冈石窟全集》凡20卷,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身,编号洞窟45个,是一套全面反映云冈石窟不同时期、不同洞窟、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全集性图典。 

  青岛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为达表示:“《云冈石窟全集》从2013年策划立项到正式出版,工作团队不断往返于青岛、大同、北京三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给辉煌的石窟建立一份完整的视觉档案,为国家保存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 

  图书出版提振民族志气

  引发学界关注 

  2019年10月15日,由青岛出版集团、云冈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的《云冈石窟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召开。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填补了我国云冈石窟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抢救性地采集记录了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第一手视觉资料,运用图像学理论,以经证像、以史证像,代表了“云冈学”研究的新高度,扭转了“云冈在中国、研究看国外”的局面,是提振民族志气、不断树立文化自信的新成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丁明夷谈到:“《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是云冈研究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云冈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1938年到1944年,日本京都大学一支调查队进入云冈,然后出了一套书。这套书一直是我们中国学者心头的痛点。这次我们总结了100多年云冈的发展和研究,融入了新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到今天可以挺起腰杆说一声‘这本书在学术价值上做到了超越’。” 

  截至目前,《云冈石窟全集》先后斩获诸多重要出版荣誉,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国家改革和发展项目库,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3D打印技术

  让云冈石窟“走出”山西 

  2017年12月,《云冈石窟全集》出版进入尾声之际,由青岛出版集团和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云冈石窟第三窟原比例复制项目”在青岛落成。该项目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将云冈石窟第三窟等比例复制到了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 

  复制洞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整个项目历时2年完成,是当时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窟内既有气势宏大、雕刻精美的造像,也有完整的石窟形制,同时还还原了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可以让参观者从中领略石窟艺术、古代建筑、文物保护等丰富内容。 

  “云冈石窟第三窟原比例复制项目”既是青岛出版集团优质版权资源开发、利用的突破性案例,更是青岛出版集团和云冈石窟研究院落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参加人类文明互鉴交流的成功实践。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