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认识齐鲁文化丰富性的新视角 实施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收获

  认识齐鲁文化丰富性的新视角 实施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收获

    《历代诗咏齐鲁总汇》面世引发“齐鲁文化热”

  ◆全书13卷1600万字,收集整理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 ◆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

  □ 本报记者 刘芝杰 卢昱

  “非常惊喜,也非常震撼,没想到家乡一座没什么名气的小山,也有人为它写过诗。”12月20日,济南市文化东路山东师范大学门口,市民曹雪韬指着记者手中《历代诗咏临沂·日照总汇》中一首明朝诗歌说道。紧接着,他把这首诗和书的封面用手机拍了下来,发到几个同学群里。

  让读者连连赞叹的《历代诗咏临沂·日照总汇》,是日前出版的《历代诗咏齐鲁总汇》13分卷之一。该丛书依据山东现有行政区划,参考历史沿革和地理特点,分为13卷,全书30册1600万字,收集、整理歌咏齐鲁的诗、词、曲等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收录的诗体作品年限上至先秦,下至清末民国,对诗、词、散曲、乐府、民歌、民谣等古典诗体作品进行分类整理、精选汇编,题材分为自然景观、人文名胜、历史名人、文化风情、重大史事五大类。

  据该项目总编纂、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教授介绍,《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是由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重大学术工程,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为弘扬和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视察曲阜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后又对山东工作作出了“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的重要指示和批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是山东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是实施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收获,丰富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作为展示齐鲁文化精神和风采的文化精品,《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学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看来,《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将成为山东社会科学界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球汉籍合璧”首席专家、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作为深入研究齐鲁文化的重要资料,成为推动齐鲁文化深化研究的重要举措,其学术价值应予充分肯定。

  山东作为一个文化大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苏州大学特聘教授罗时进认为,山东文化的特点是从古到今,长盛不衰,自成谱系。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谱系。《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将它展现了出来,很有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给读者和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齐鲁文化的丰富性,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重新估量山东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厚性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作为大型学术工程,编纂工作顺利完成即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作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烟台威海卷的负责人和参与者,鲁东大学原副校长刘焕阳教授认为,书中的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家乡山水、民情、人物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辑对于以县域为重点的地方文化建设具有引领性意义,能够提升地方文化建设的层次,为全省各市的文化研究、名胜古迹面貌复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纂,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借鉴意义。“诗词歌赋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里非常灿烂、非常独特的一个样本,对于挖掘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山东能这样做,其他省也应该这样做。”王震中说。

  原文链接:认识齐鲁文化丰富性的新视角 实施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收获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