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韩小凤

  2018年我被评为第十二届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同时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这其中固然有幸运的成分,但与自己多年来异于常人的努力、付出,以及对学术的坚守和热爱也是分不开的。记得一位学者曾说过,学术生活不是一场桃花源之旅,而更像一场洞穴探险:充满了泥泞、黑暗、孤独、恐慌,以及烛火偶尔照见墙上瑰丽壁画时的狂喜。深以为是。如果从2004年读研开始跟导师做课题、写论文算起,我“出道”也有15年了,虽然期间曾经“变道”,以学术菜鸟的身份踏入新的领域,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好在自己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忱之情,始终相信“天道酬勤是真理,勤能补拙是良训”,并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学术研究中的“变道”

  众所周知,我们读大学所学的很多专业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的。我读大学之前网络还没有普及,了解信息的渠道比较少,而且那时和外界基本没有联系,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学生。我当时的理想是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当一名中学老师(当时学校有从山师毕业的老师,才知道这个学校),所以当学校推荐我来参加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保送考试时,我对这个专业仍然是一头雾水,只记得当时学校的老师说了句山东大学不错。就这样,我很偶然地进入了山东大学科社系读书。

  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科社系在全国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有非常好的学术氛围。但是自己当时并没有立志走学术之路,只是按照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方式上课、读书,或许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大学生活培养了自己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面前有两个选择:继续留校读研或是回老家做一名公务员。这时候,我才开始“叩问初心”,自己到底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才发现与读书有关的职业是自己喜欢,并愿意长期坚持下去的。

  在硕士学习阶段,我开始有意识地重视文献阅读。“理科在实验,文科在文献”,大部分时间我都泡在学院的阅览室。虽然一开始只是照着书本摘抄到笔记本上,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自己的专业能力也不断提高,并得到了导师张锡恩的肯定。他曾说过:“小凤虽然不善言辞,但看问题却很透彻,又能坐得住,有韧性,比较适合做研究。”在硕士论文《村委会选举问题研究》一文的写作过程中,导师要求我除了对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外,更要对问题进行田野调查。他认为经典理论有助于学术水平的提升,而实地调查则有助于思路和视野的开拓,只有通过实地调查,才能将悬置在空中的“顶层设计”接上“地气”,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内容。为了完成论文,我按照导师的要求,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学着设计调查问卷,联系访谈对象,进行田野调查。虽然硕士论文的写作很“青涩”,问题的分析也很简单,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对于第一次认真写作、思考的我来说,期间也经历过多次“山重水复无疑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痛苦和寻找到突破口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答辩时,论文的观点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被推选为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后来,该文的主体部分《村委会选举与农村民主化问题研究》在杂志上公开发表,并被广泛转载、引用,这个时期可以看做我直接从事学术研究的原点。

  2004年《东岳论丛》编辑部亟需一名专业为政治学方向的编辑,以此为契机,我毕业后来到了山东社科院工作。当时编辑部人员较少,我又是编辑部最年轻的新人,在最初工作的几年里,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编辑业务的提升上面。从标点符号、错别字的修改,到文章的审读、校对,真的是做到了“锱铢必较”,力求精益求精,得到了编辑部领导的好评和认可,而新开设的“社会学研究”这个栏目让我负责,这也直接导致我学术研究方向的转变。

  为了了解当时社会学界主要的学术流派和研究的前沿问题,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并经常向学界的专家请教,同时参加了大量专业性的学术会议。硬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谦虚求学的态度结识了社会学领域中的诸位大咖,李培林、郑功成、王思斌、杨团、吴忠民、关信平、唐钧、林闽钢等顶尖的学者应邀担任杂志有关栏目的学术主持人并亲自撰写文章,大大提高了杂志在学界的影响力。当时所开设的“社会公平正义”“农村低保制度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医疗保障改革”“农民工”等专栏,从知网统计的被引数据看,其引用率至今一直位居杂志历年所发文章的前列。通过对社会学稿件的编辑以及与社会学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我逐渐对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唐钧老师的《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评析》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尤大。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社会保障研究能否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三个“超越”,即要超越二十世纪既成的社会保障刻板印象,要超越教科书式的社会保障概念体系,要超越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思维定式。受其观点的启发,我把学术研究聚焦在了广义老年福利上面。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的常态和基本国情,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老年人的福利状况越来越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学术研究中的“坚守”

  虽然幸运地发现了自己学术研究中的兴趣点,但真正深入进去,脑子里却是“一穷二白”,专业知识困乏,也缺乏切实可行的分析思路。我也曾尝试着边读文献边寻找研究路径,但每次都被结结实实摔倒在地上,毫无头绪。一次次的怀疑,自己是否是做科研的料?彷徨、焦虑、苦痛,这些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在一次向山东大学王佃利老师约稿的过程中,我顺便谈起了自己的困惑。王老师听完我的问题,给我列了一个书单,让我从经典论述中来寻找答案。我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吗?那几年也是单位职称评聘处于冻结的时期,我当时还是中级职称资格,什么时候能聘任,什么时候能评副高,一点都看不到希望。而按当时的政策,博士毕业两年就能直接评副高。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我选取了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社会政策方向考博士。对于一个本科和硕士都是科社专业背景的人来说,缺乏相关学科系统专业的训练和学术积淀无疑是最大的硬伤。决定考博时已经是7月份,距离第二年3月的考试,时间非常紧张。我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并保证自己一定按计划完成。在准备过程中,有些理论和专业术语弄得自己疲惫不堪,但当时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即使不求甚解也一定要读完。除了必须的工作外,把吃饭、睡觉、带孩子的时间压缩到最短,晚上经常在书桌前趴着就睡过去了,但骨子里的倔强、坚忍、不服输,却容不得自己放弃,含着泪坚持下来,并最终被录取。我常常想,自己能跨专业考取博士,并不是自己的学术积淀和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要求,而是上天对我努力付出的“怜悯”。

  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课堂上的讨论、定期的读书汇报、专业方法的学习都成为我畏惧的事情,最怕的就是接到导师询问自己学习情况的电话。在常常后悔为什么不选择自己熟悉的专业读博的同时,还要面临选题的压力。这时,曾经有过想法却一直没有研究思路的“老年福利”议题再次出现在了自己脑海。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福利”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与西方社会普遍面临“福利国家危机”不同,我国老年福利领域的主要矛盾也表现为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老年福利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基于新需求导向的老年福利供给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急需探讨的议题。

  在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之后,同前几年一样,找不到合适的理论框架,论文的研究进展一再向后拖延,而无法毕业的恐慌也一直折磨着我。最后时刻,还是导师建议我是否可以尝试选取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在读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文献后,自己的研究思路开始逐渐清晰起来。我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政府组织的层级治理、功能治理和公私伙伴关系的构建,并结合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现状,提出从区域、部门、主体三个分析维度对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利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半结构化访谈,阐释了我国老年福利供给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整体性治理的方案。而以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来分析老年福利供给中的问题,是对学术界存在的在养老领域碎片化研究思路的补充。既有的研究,要么是与制度模式设计和选择有关的宏观战略研究;要么是微观的技术性整合,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制约了中国福利实践的理论提炼。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它是跨学科对话的成果,既研究政策碎片化、管理碎片化,还涉及公私合作供给。因此,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我国老年福利供给中的问题,能从整体性上“深描”出老年人这一特定群体福利的结构性获得,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线性问题解决思路,促进老年福利的改革。

  在论文写作阶段,我同样注重方法的使用。在博士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web of science电子数据库以及相关出版著作文献,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大致了解自己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及已有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空白领域。而实地调研则具有能够获取极其丰富、详细和深入的信息,通过第一手的资料为自己的分析思路提供有力支撑。

三、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读博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常常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处理好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双方父母的身体一直不好,我先生由于工作关系家务承担的很少,孩子又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帮助树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照顾好家庭、又不耽误工作、学业上还能取得进展,我只能挤时间,要速度,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记得在自己最难坚持的时候,看到过一篇关于日本妈妈吉田穗波带着五个孩子考上哈佛的报道。她曾经说过,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什么事情都一件一件来,哪来得及?时间不够就去挤呗,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让我们觉得很难的事情,不是某件事本身,而是因为自己不想,才让事情无法得到解决。我经常以此激励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行,或许人就是这样,有压力才有动力,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现在回头看看那段时光,艰辛是肯定的,但收获也是满满的。那几年我主持完成了“整体性治理视域下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和“新时代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研究”两项省社科规划课题;独立或以第一位次在《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探索》《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等C刊发表一批学术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红旗文摘》《中国社科文摘》《新华文摘》以及中国社科网、光明网、中国治理网、大众网等全文或论点摘编;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人也被评为第十二届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

  同时,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也帮助自己不断提高对所负责的学科栏目的宏观把握能力。通过学术研究,我对政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的学术前沿、有影响力的专家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科新秀都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这样在做选题策划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编辑出版有所了解的人知道,在组稿、约稿的过程中,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编辑总是能吸引到优质的作者队伍,原因就在于,学者、专家都愿意与自己能够产生学术对话的编辑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学术火花,促进文章质量的提升。在我的作者队伍中,有很多人是因为我仰慕其学识,通过电话、邮件约稿的过程中渐渐熟悉的,并保持着多年的联系。有意思的是,有很多神交已久的作者至今都未曾谋面,但并不影响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这个专栏时,大多是通过电话、邮件邀请的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让他们按照我们杂志的要求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问题展开分析,后来这个专栏在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与他们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迄今为止,我的学术经历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和编辑工作者。我庆幸在学术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他们的指导使我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展,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虽然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多次遭遇苦闷和挫折,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这都是人生最真实的体验,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也正如马克思说过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学术之路既需要我们苦中作乐,寻找前行的动力,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以极强的毅力和耐力克服前行路上的各种苦难和挫折。山东社科院实施创新工程,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在自己同其他单位科研人员竞争各种荣誉、各种人才称号上,单位为我提供了一个起点很高的平台,成为我能够脱颖而出的保障和后盾。我也暗下决心,在学术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充满荆棘也要不断去经历和探索,多出精品成果,更好地回报单位。家人的包容和关爱是我一直不断前进的动力,特别在读博士的过程中,陪伴家里老人的时间减少了很多。记得有一年春节,为了赶论文没有回到公婆和自己父母身边,他们都特别理解,不曾给我一丁点的压力;我的先生在我遇到挫折、困难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开导我,给我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而女儿无数次的“妈妈,加油”,更是让我充满信心,鼓起勇气,战胜一个又一个人生路上的挑战!

  简介:

  韩小凤,1978年9月生,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2004年入职山东社会科学院,2008年获得山东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12月被评为副研究员。

  附录:近五年的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

  1.“从一元到多元:建国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3期,被《红旗文摘》全文转载,《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3.“农民组织化:农村协商民主治理优化的社会基础”,《探索》,2014年第5期。

  4.“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5.“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整体性治理”,《学术研究》,2016年第8期。

  6.“我国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困境及其治理”,《探索》,2016年第6期,被《中国社科文摘》全文转载,《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7.“重构我国老年福利供给问题的分析框架”,《东岳论丛》,2018年12月。

  课题

  1.“整体性治理视域下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山东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14年。

  2.“新时代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研究”,山东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018年。

  奖项:

  1.“列宁理论学说演变过程中的三次大跃进”,山东省社科三等奖,2015年。

  2.“从一元到多元:建国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山东省社科二等奖,2016年。

  3.“我国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困境及其治理”,山东省社科三等奖,2018年。

  荣誉称号:

  1.山东社科院“青年才俊”

  2.第十二届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

  3.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