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直播带货文创产品—— “寻宝”青州博物馆

  最近,三星堆考古再次受到了全球瞩目。可你知道吗,咱山东有家县级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县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和故宫同级别,足见其馆藏珍品之多——

“寻宝”青州博物馆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明·铜甪端

  □ 本报记者 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 王玉龙 王新杰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古青州,一场祭祀活动正在举行,年轻的女子将一个陶制的盒子轻轻放在了供桌上,盒子里是8个手指头大小的光着身子的小玉人……”3月23日,喜马拉雅平台上,讲解员安悦溪的甜美声音穿越时空,把那场关于求子祈祷的故事讲述得婉转动人。这是一档《青州博物馆·把国宝讲给你听》栏目上的内容,这个发布于2020年5月的名为“战国裸体小玉人:萌萌哒”的一段音频节目,至今收听量已有24.7万人次,底下的留言有几十条,“就好像文物当年的场景活生生发生在面前一样。”

  此外,《战国金环首:来自远方的神奇动物》《明代铜甪端:这个神兽,不仅有颜值,还是学霸》等等,都非常受欢迎。

  “谜之微笑”青铜宝宝

  石板铺就的范公亭路尽头,范公亭公园东南隅,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群掩映在繁茂的绿树之间,重檐歇山式大殿,金色琉璃瓦覆顶,金碧辉煌,青州历史厅、龙兴寺佛像精品陈列厅、古字画厅、石刻雕塑碑碣厅、陶瓷陈列厅……各展厅间回廊相通,观者游走其间,才出宝库,又入金山。这便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州市博物馆。

  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青州市博物馆部分文化展览及多项教育活动临时取消,观众参观也大受影响。为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该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优势,陆续推出精品展览、线上展馆、3D文物、文物动漫片等数字资源,在博物馆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及其他新媒体平台上积极开展线上系列活动,打造“云上博物馆”。

  “怎么样?这宝贝的大脸盘儿是不是像极了海绵宝宝‘失散三千多年的亲兄弟’?不过,它的身世可是大有来头呢!它在1965年出土于青州苏埠屯商代墓地,该墓是山东省最为重要的商代遗址之一,其中出土这件铜钺的一号墓规模仅次于河南安阳的武官村大墓……”

  这是一段介绍商“亚丑”铜钺的云上视频。这个自带“谜之微笑”属性的三千年前青铜文物迅速博得了观众的喜爱。

  去年以来,该馆特别策划了“海岱大课堂”“微社教”专栏,开启博物馆与观众连接互动的新模式。课程包含音频、视频、文字、图片及参与性互动体验小游戏等,相继讲述了微笑的青铜宝宝——商“亚丑”铜钺、清明时节话清明、《清明上河图》——虹桥、博物馆里的生僻字等相关文物故事。自主研发设计记忆拼图游戏,将文物解读融入游戏。厚重的历史文化知识依托唯美的画面、有趣的对话、简洁的文字,在瞬间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让观众在玩中学,在学中做,乐在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非常直观,非常喜欢!”很多观众参与之后都这样说。

  初步统计,2020年全年青州市博物馆全网累计总阅读/点击量1.5亿人次。

  大热推动线下整合

  “一凿一磨皆菩提: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等你来”

  “今天带你去看一看,和故宫同级别的县级博物馆”

  “农家一张纸,传了十三代。全球仅一份,专家登门24次:捐了吧!老人考虑再三将其捐赠”……

  打开抖音平台,类似的内容不胜枚举,随刷随有,这里面既有考究精美的“官方制作”,也有网友的自发发布,共同充实了青博“云上博物馆”的内容。

  “云上博物馆”的出现,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展览可能性。“‘云上博物馆’,本质是‘窄播’向‘广播’的拓展。”青州博物馆副馆长孟迎春认为。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孟迎春觉得,可以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语言为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精粹所在,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它的每件藏品、每个元素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活生生的故事,虽然独一无二,但很多时候不为人知;即便在实地参观过程中,观众也很容易走马观花。借助于网络直播,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它、喜爱它。”

  基于这样的认识,青博“云上博物馆”先后开通喜马拉雅官方电台、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平台。

  通过云上“铺天盖地”的宣介,整合古城景区、云驼风景区、博物馆“三合一”而成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州古城旅游区”知名度、美誉度再度提升,游客纷至沓来。仅去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就接待游客95.9万人次,“不到博物馆相当于没来青州”成为许多游客的共识。

  在这样的过程中,博物馆收获的不仅仅是口碑,而是一种文保思路:通过数据化,历史记忆被完好保存的同时,还带动了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为博物馆的文化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有力支撑。

  “‘云上博物馆’的实践,对我们讲解员也是个重塑的过程。”讲解员杨潇告诉记者,之前多是有些照本宣科,上“云”后,新的传播方式给她们新的体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她们一方面积极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外训,先后参加了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0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员线上培训班和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培训班等进行充电,配合馆里不断推出的各类线上活动,不断解锁新技能。

  “能说,能拍,会制作,会跟热点,善引话题,我们正在努力向‘全能小主播’看齐。”杨潇笑着说。

  直播带货文创产品

  “东汉时期,现青州的东部和北部属北海国管辖,1982年发掘的青州谭坊镇马家冢子东汉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随葬品,有实用器,也有冥器,质地有金、铜、铁、陶、玉、石、水晶等。因马家冢子位于当时北海国的辖区,所以初步判断墓主应为东汉中晚期某位北海国的王室成员。宜子孙玉璧,就出土于马家冢子汉墓……”

  3月13日,来自济南的陈雪融和男朋友挽手徜徉在青州博物馆。“通过该馆微信端的‘云上博物馆’语音导览,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这些文物的来龙去脉了。”

  随着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博物馆陆续开放现场参观。青州市博物馆实行线上预约、总量控制、分时分流,观众凭预约证明、健康通行码等在预约时间段入馆参观,保障观众安心游。

  线上,云上博物馆则继续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观众提供着全天候文化服务。

  “云”模式在未来还有多少上升空间?“线上”“线下”如何做到互融共通?

  孟迎春认为,线上直播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是在传播途径上的一次有益尝试。从长远来看,或可成为博物馆多渠道满足公众需求的必然选择,成为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但若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把线下资源全盘照搬线上,“云观馆”最终也会失去价值。要想热度不消散,留下更多“硬核”,博物馆云上模式必须走向创新、走向深入。

  文创营销是该馆云上模式走向线下的成功实践。上“云”以来,他们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博物馆日、馆藏特色文物等研发推出新产品6大类18个品种,通过多种渠道直播带货,累计在线观看人数50余万人次,端午节单次直播带货观看量16万人次。结合清明节、端午节陆续推出的花语系列产品——丁香系列、艾草系列精油皂、香囊、丝巾等,深受广大女性消费者喜爱;由镇馆之宝明代赵秉忠殿试卷衍生出来的“状元福袋”受到广大考生及家长欢迎;思维菩萨T恤、第一甲第一名山泉水等受到了年轻人、养生达人的关注;结合“一凿一磨皆菩提——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推出的两款文创产品——云物今古礼盒、思悟系列饮具供不应求;“青州送福”牛年礼盒新春大卖,并广泛参与本地及外地文化推广活动,“云上”“云下”互融共通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

  如今,青州博物馆新馆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目前主体建筑已封顶。新馆位于青州市南阳湖以南,仰天山路以东,瀑水涧以西,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约是老馆的五倍,总投资十多亿元人民币。

  “不管是在‘云端’还是在线下,博物馆传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不会改变。”馆长田立新认为,虽然疫情改变了大众参与方式,但只要把握新机遇、用好新技术、做好新突破,“云上博物馆”必将走得更远更好。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