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黄河岸边是家乡丨在龙山博物馆穿越时空隧道,网络名人对话千年黑陶,倾听黄河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济南报道

  1928年春天,一辆从济南开往青岛的火车停在了章丘西部的龙山火车站。从车上走下来两名乘客,一名叫吴金鼎,一名叫崔鸿泽。就是这两个人的龙山之行,发现了城子崖遗址,由此揭示出来龙山文化。伴河而生,依河而盛,龙山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区域,与仰韶文化一道成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基础,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隔50多年,“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观摩团来到龙山博物馆,一睹远古龙山风采,一品黄河流域文化。

  沙与水的交融,人与陶的对话

  距今4600年至4000年的龙山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系和直根系,为黄河流域大大小小、密布林立的城邦国家提供了第一个较为统一的文化形态。而龙山博物馆建于1994年,是山东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它设计独特,远眺为一组古建城堡,俯视为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站在博物馆正门前,由脚下的时间线指引,众人从几千年前踏入,又自几千年后踏出。龙山文化九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文化史,两千年的建成史,像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缓缓在眼前展开。

  黑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因“器壁极薄、漆黑光亮、器型规整、少饰纹缕”而著称。而山东龙山黑陶造型简洁朴素,且装饰素雅流畅,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据讲解员介绍,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碳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

  网络名人@江氏小盗龙对此颇有兴趣,他说,龙山文化是黄河流域的典型文化之一,而黑陶文化又是龙山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定仔细观赏,多拍些图片留念。

  在众多黑陶展品中,一件蛋壳黑陶高柄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蛋壳陶是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的陶器,因而得名蛋壳陶。它以素面或磨光为最多,饰纹饰者较少,主要有弦纹、竹节纹和镂空等几种,有“黑如漆,硬如瓷,击如磬,明如镜”的特征。据讲解人员介绍,“蛋壳陶为典型龙山文化所见,是原始社会末期制陶工艺高度发达的产物,代表了龙山文化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成为特定时代特定地域内,新石器时代晚期古陶文化的代表作。”

  这个来自远古时期的蛋壳陶器,透露出4000多年前古人制陶工艺的“玄机”,也诉说着与黄河水的渊源。“蛋壳陶的制作难度很大,陶胎内不见任何杂质,质地十分细密,几乎不渗水,这就要求制陶使用的陶泥必须是细泥。这种细泥很可能经过反复淘洗,再经沉淀,取用表面最为细腻、无沙、黏性较大,富含多种矿物元素那部分。而黄河水的泥沙,再适合不过。”讲解人员介绍。

  如此,沙与水的交融,加之土与火的共舞,孕育出了龙山黑陶之美。

  舌尖上的龙山,味道里的黄河

  以时间线为轴,网络名人们依次观看了“序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等展厅。各式各样的器具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与结晶,数千年前的文化。

  提起千年之前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认为当时他们应该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其实不然。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实现了六畜兴旺,马、牛、羊、猪、狗、鸡,都已经完成了驯化,那祖先们的饮食是什么样的呢?讲解员告诉大家,“除了烧烤以外,老祖先有一种吃法一直延续到现在,用现代词汇来说应该叫石烹。祖先们发现烧烫的石头也能起到熟食的作用,石烹法便出现了。人们把一块石板放在篝火上烧,等石头烧热后,再把需要烘烤的食物放在石板上,以达到熟食的目的。今日鲁南人民的主食煎饼,实际上就是史前石烹法的延续和改良。”

  石磨盘、石磨棒、陶甗、陶鬲……众多炊具一应俱全,让人陷入了美好的想象。“4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用采自田野里雨后顶着水珠的野葱、野生食用菌倒入用陶罍刚从泉眼里打来的山泉水中,开锅以后放入各种纯天然的食材,咕嘟咕嘟,大伙围坐在一起,畅想着美好的未来。”网络名人@潘明先生感叹道,“看到这些陶器,就不得不赞叹祖先的智慧,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都是黄河流域的璀璨明珠。”

  由于南靠泰山,北依黄河,有着肥沃的山前冲积平原,为人口的聚居和增长提供了先天条件。此时期,黄河的儿女们,用黄河泥土做成的炊具,烹煮着黄河水浇灌的作物,世世代代,繁荣兴旺。

  建设文化阵地,讲好龙山故事

  近年来,龙山博物馆把青少年社会教育提到了工作的重要位置,常年开展“我在博物馆上了一堂历史课”、“原始部落进校园”活动、“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社会教育活动项目,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开展其他各类社会教育活动1000余次,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龙山文化就在我身上,在与我一样勤奋求知的少先队员身上;在每一位老爷爷、老奶奶身上;在每一位辛勤劳动的叔叔阿姨身上;在每一位章丘人身上,它象征着章丘人的善良、勤劳、智慧、才华……”在龙山博物馆承办的“我从龙山来”主题征文活动中,这篇《寻找龙山文化》令人眼前一亮,被评为小学组的一等奖,获奖者孙启天同学正是在参加完研学活动后有感而发。

  以城子崖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博物馆开展的研学和原始部落进校园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广大青少年呈现了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画卷。除参观博物馆、开辟第二课堂、参观流动展览外,博物馆还打造了探访城子崖遗址、陶艺制作、植物拓染、钻木取火、石器磨制、考古发掘、考古勘探、城墙夯筑、文物修复、铁锅打制、原始农耕体等体验活动。针对冬春两季的天气情况,专门开辟探访东平陵城寻根老济南户外活动路线,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找到乐趣,在行走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网络名人@魏新谈到,在济南众多的博物馆中,它很低调,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人将传承龙山黑陶的使命扛在肩上,记在心里。“作为活动的第一站,我们来到这非常有意义,就是要寻找文明的源头,文化的源头。”

  据了解,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总体保护的基础上,根据遗迹本体保护、遗址公园建设需要,以遗址城垣、城壕遗迹保护展示等专项方案为指导,压茬开展相关工程,开展多个保护、展示建设项目,对改善周边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年参观人数达15万余人次。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