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用艺术点亮城市 用文化沟通世界 国际戏剧学院奖永久落户青岛

  □ 本报记者 李 媛 宋 弢

  国际戏剧学院奖被称为戏剧界的“奥斯卡”。自从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落户青岛,就犹如一个磁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戏剧大师和戏剧爱好者会聚岛城。同时,也吸引了普通百姓的目光,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戏剧艺术的魅力。

  15部剧目让观众大饱眼福

  《催眠》《平凡的世界》《三个和尚》,对于戏剧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岛城的普通百姓来说,这些优秀戏剧剧目来青岛演出的并不多。 

  “没想到这次可以看到这么多剧,国内的国外的,真是很过瘾。”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海泉湾天创大剧院观看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入围剧目展演的市民徐璐说,这次有机会带着孩子来一睹顶尖艺术家的表演机会难得,虽然对剧本并不很了解,甚至外国剧目根本语言不通,但是现场观看还是觉得很震撼,通过演员的肢体、表情、动作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港中旅(青岛)海泉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文军介绍,在11月1日戏剧节开幕前一个星期,度假酒店的预订量就逐步上升,开幕的那几天,天天“满房”,戏剧节这一文化盛事的号召力和吸引力由此可见。  

  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共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院团参赛,其中15部剧入围优秀剧目并在青岛参加最后的角逐。除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催眠》、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三个和尚》等国字号的剧团外,意大利国家剧院的《墨涅拉奥斯》、日本鸟兽戏画剧团的《三人莎士比亚》、英国蓝点剧团的《希望闪烁如星》、乌克兰伊凡弗兰科国家剧院的《科里奥兰纳斯》等多国作品也都纷纷来青展演。

  本土剧目获赞誉

  11月5日晚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颁奖典礼上,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演出的原创话剧《家有遗产》顺利入围,获优秀剧目奖,演员滕飞凭借马良躬一角,荣获最佳配角奖,演员张鹏荣获最佳新人奖。

  三项大奖集于一身,《家有遗产》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青岛本土剧目也获得了业界一致称赞。早在今年6月,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这都意味着青岛市艺术创作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同时,青岛的文化建设也被点赞。“国际戏剧学院奖之前七届一直都在中央戏剧学院里评比,第一次走出校园就被青岛吸引来了,而且还永久落户,我觉得这肯定能成为青岛一张新的文化名片,青岛真的挺有眼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福元认为。

  青岛市话剧院院长苗青认为,这次大赛更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一个国际性的交流环境,能够让国内剧团与不同国家艺术家充分交流互动,从而碰撞出更多的艺术火花。对青岛市民来说,更是一场世界级的文化享受,而且未来年年都会有,必将不断提高青岛市民的艺术素养和青岛城市的文化自信。

  打造文化艺术桥头堡

  当被问及国际戏剧学院奖为何会永久落户青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解释说,正是看中了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文化特色,今后将携手青岛共同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为青岛的文化产业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助力青岛打造文化新高地,也将推动国际戏剧学院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兴旺繁荣助力。

  青岛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此前与中央戏剧学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表示,任何传播都无法代替艺术传播,戏剧艺术在传播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具有独特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动员力。中央戏剧学院是戏剧艺术的殿堂,青岛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国际影响力,这是一次珠联璧合的艺术联姻。我们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发挥青岛文化艺术桥头堡作用,为大国崛起中的文化自信贡献戏剧艺术的力量。

  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岛离不开国际化。最近公布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青岛“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建设商旅文化交流发展中心”,打造文化艺术桥头堡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而随着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在青岛盛大举行,也意味着这个文化艺术桥头堡的打造迈出了坚实一步。

  “青岛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国际戏剧学院奖为契机,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国际艺术创意新策源地,将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苏满表示,青岛将持续引进优秀剧目、引进优秀戏剧人才、引进优秀产业项目,启动建设中央戏剧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国际戏剧学院奖的落户,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项目的落地,更是一条产业链的汇聚。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