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活用“网红思维”,牵出文化产业链——“科技+文化”托起一个“新济州”

  12月4日,济州文化研创基地古琴区,工作人员正在录制古琴教学视频课程。

  □ 本报记者 孟一 姜国乐

  当“年轻人是否喜欢”成为检验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试金石”,刚刚入围国家级文化创意专业孵化器的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尝试用贴近时代的“讲话方式”诠释一个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新济州”,不仅通过“科技+文化”为“两创”开拓了一条新路,也为破除市场化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蓝草生蓝汁,蓝汁染布韵

  给文化项目理出一条“活态链”

  “小朋友们,要染出五颜六色的花布首先要有染料。今天,就从我们平常感冒时喝的板蓝根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蓝色,大家说好不好啊?”随着一声声叫“好”,李晨辉开始带着小朋友们对板蓝根和蓝草两种植物进行浸泡、捣碎、过滤,最终提取出了蓝色的染料。

  12月7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创启大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李晨辉正和参加文化体验活动的小朋友们一起做蓝印花布。与丝网印刷简单的一刷一印不同,参与者不光可以体验染布的全过程,还能亲手提取植物染料,并把染出的花布剪裁加工成茶席或杯垫。

  “传统文化体验,尤其是手工艺体验最忌浅尝辄止,还没来得及了解和产生兴趣,体验活动就结束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负责人宋国栋表示,在研学、体验市场快速扩大的当下,一些教育、培训类机构只想着一门心思挣快钱,而忽视了文化素质和兴趣的培育。

  本着让传统文化体验项目都具备丰富内涵的初衷,产业园开辟出了“济州文化研创基地”,专注于发掘与古济州密切相关的文化项目,而核心,就在于梳理出一条条完整的文化项目“活态链”。

  “当围绕泥塑体验延伸出茶具制作、茶艺品鉴、配器印染等,体验者所能感受到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华茶文化体系了,而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项目。”李晨辉说,完整的体验链条有助于把参与者带入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提升了参与者的认知兴趣。

  如今,产业园已吸引包括汉服、木工、书法、古琴等在内的体验项目10余个,且基本完成了链条的扩充。

  把“三孔”景区搬上网

  科技赋能成为产业化新支点

  把整个“三孔”景区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让游客可以自由地登录网站、带上VR眼镜,开启一场跨越地域的虚拟旅行,眼之所及不仅与实景无异,更可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即时购物。这样一种只会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如今已在设于产业园的济宁中龙虚拟信息技术研究院变为现实。

  “虚拟仿真技术在文化旅游方面创造出的可能性,将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济宁中龙虚拟信息技术研究院负责人马长斌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信息服务商可以在虚拟的“三孔”景区空地上加入各种各样的文化商铺,原本不能进行贩售的景区因此也实现了文化、文创等产品的销售,模拟出像淘宝一样的体验式自助购物区域,补充了景区的消费环节,既丰富了旅游体验,又丰富了产业业态。

  科技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出口,而“科技+文化”则成了产业园立足的核心。

  众所周知,技术门槛高、设备投资大一直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尤其对于处于初创期的项目而言,一台设备就可能成为难以搬动的绊脚石。对此,产业园建设了完善的创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人才、政策指导、中介、创业培训、宣传推广、投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同时,配好了云渲染集群、图形工作站、广告影视拍摄、数字录音、设计验证等专业平台,助力文化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我们不仅为园区项目提供无条件的技术服务,还会按照不同项目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虚拟技术的接入方案。”马长斌直言,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还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些科技创新带来的新的变革都在加剧着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这其中蕴含着无限的机遇。

  用“网红思维”弹活“古调”

  项目抱团加速文化资源整合

  在产业园,有一家拥有400多名“网红”的专业主播养成基地,主要从事带货和娱乐领域的直播。可让人没想到,基地将“网红思维”用在了传统文化上。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12月4日,济州文化研创基地的古琴区古韵悠扬,身着传统汉服的琴师正悠然抚琴,一股袅袅的仙气跃然摄像机的取景器中。两名摄影师正在不同机位把古琴弹奏的场景录制下来,用于制作古琴视频教程,并通过直播等形式进行对外传播。

  “在产业园,没有独立的项目,只有博采众长的整合,这也是文化类企业的生存之道。”山东维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楠表示,他们所拥有的网红思维、主播储备和网络营销渠道与园区内的文化项目都能找到结合点,当单薄的个体抱团聚力,产业化的火花往往会迸发得更加炽烈。如今,竹编、木刻画、砖雕等传统手工艺纷纷登录企业的直播平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正所谓,“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本着这样一种园区化的运营思路,产业园的40多个项目坚持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密切交流协作,实现了专业平台、优秀企业、及时政策、多元宣传渠道等多方资源的科学整合,不仅实现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更合力托起了这个具有“科技+文化”融合特色的新型孵化基地。

  截至目前,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资源整合,已经形成很好的聚集效应,成为济宁市第一家国家级文化创意专业孵化器。为产业园提供持续不断的运营动能,济宁高新区成立了创新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高新区国有孵化器、物业、酒店等服务职能公司,着力打造济宁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平台,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生态区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示范基地。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