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 本报记者 宋学宝 张 蓓
12月13日至15日,2019中国(潍坊)国际风筝产业文化交易博览会在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交易博览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风筝产业专业展会,来自全球各地的89家优质参展商,通过展示风筝类产品与企业特色产品,进一步促进风筝产业发展、弘扬风筝文化、推广风筝运动。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本次博览会以“合作·创新·推广”为主题,涵盖风筝产品及相关配件、风筝文创产品、风筝配套产品展区、风筝扎制放飞区等。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潍坊的传统风筝。
潍坊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带来的龙头蜈蚣风筝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精致的外形和复杂的结构,展示了风筝扎制技艺的博大精深。这个风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中国龙”,长70米,由56节组成。“这些数字是有寓意的,代表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56个民族。”董事长王永训介绍,这款风筝在今年风筝会比赛中获了金奖。
除了传统风筝,记者发现许多大型软体风筝也受到了许多市民的青睐,软体风筝造型各异,立体生动,还有一些为迎合当代市场需求而设计的创意风筝,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创新但不能丢失传统,我们潍坊风筝工艺精湛、颜色亮丽、起飞平稳、立体感强,造型逼真,一定要保留这些优点。”在潍坊风筝艺人郭洪利看来,每一个风筝都有它的故事,在讲好故事的同时,风筝“造型优美、轻盈善飞”的制作工艺也不能丢。
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本届博览会的举办,目的是促进风筝产业发展、弘扬风筝文化、推广风筝运动,形成规范、高效的风筝交易市场,努力为风筝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搭建一个集中展示、交易的平台。短短3天,不仅为广大市民呈现了一场风筝文化盛宴,也为到场参展商、采购商架起了一座风筝产品经贸的桥梁。
“满载而归,不虚此行!”成为不少参展商、采购商的感触。台兰德是青岛市风筝协会的名誉主席,此次他带着一个12人的团队,来潍坊进行风筝采购。“这次来除了采购,还想学习一下,看看风筝界又出什么新品了,然后带到青岛去,再融入我们青岛元素。”借这次参展的机会,台兰德把潍坊的市场好好逛了一圈,对风筝传统文化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据他介绍,潍坊风筝深受青岛市民喜爱,他本人也非常热爱潍坊风筝,已参加了22届潍坊风筝会。
在博览会期间,有6位风筝扎制大师现场展示风筝扎制,有四线风筝放飞、盘鹰风筝放飞表演,还有讲解风筝起源与历史典故等活动。在台兰德看来,这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一次收获之旅,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在与同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风筝不只是商品,还是文化
漫步在展厅中,郭洪利既有惊喜又有遗憾。惊喜的是,通过风筝这个纽带,让世界风筝人齐聚潍坊,交流合作、共建共赢。遗憾的是,他因刚刚从东南亚国家回来,未来得及携带作品参展。
郭洪利既是省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又是一名文化使者。在今年11月,他携带20多款、2000多只精品潍坊风筝进驻上海进博会,并被一抢而空。进博会后,他又飞往东南亚国家,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旅行社达成合作,在中国游中增加一条来潍坊体验风筝的线路。“让这些外国游客通过制作、体验潍坊风筝,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在郭洪利看来,风筝不只是玩具,我们输出的也不单单是商品,还是一个千年的文化。
博览会虽已结束,但传播风筝传统文化的热情并未止步。接下来,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将继续促进风筝产业发展、弘扬风筝文化、推广风筝运动,宣传推广世界风筝都品牌形象,让世界了解潍坊,使潍坊更快地走向世界。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