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莱西市:挖掘历史进行文化重塑 产村相融打造特色品牌

 
...

  靖林寺、莲花湾、武状元祠……青岛莱西市院上镇院上村是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小村庄,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大沽河生态旅游发展带上的特色村庄,院上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立足传统的文风武德,挖掘浓郁的乡土文化因子,同时探讨村庄、田园、河流的共生关系,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典范。

...

  探访

  白墙灰瓦文化底蕴深厚

  驱车进入院上村,第一印象是道路整洁,屋舍俨然。走在村里的主路上,只见村居建筑泾渭分明:北面是一排排红瓦红砖的现代民居,暖意盎然;南面则是醒目的白墙灰瓦传统民居,古朴沉稳。这处传统民居叫做“博艺院”,院落设计颇为古典,为三进院,是此次院上村美丽乡村文化重塑的“精神堡垒”。

  绕过层层照壁和曲折的月亮门,庭院中间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武”字,颇为醒目。“我们村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书法、武术等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清朝时期出过一位武状元。”院上村村主任周俊涛领着青岛晚报记者在“博艺院”转了一圈,“这是演武场,展示中华武术文化,旁边室内布置了书法绘画展厅,展示琴棋书画、诗书礼乐等国学文化。再往里走,南侧这处建筑是武状元祠,村里已经重新整修,现在叫做武德院。整个博艺院现在也是村委会的办事处。”

...

  改造

  挖掘历史进行文化重塑

  “我们对院上村的整体规划是‘文风武德,魅力院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原则,打造‘与村庄共生、与田园共融、与河水互动’的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乡村、齐鲁样板’的莱西新名片,聚力美丽乡村风景线。”随行的青岛市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所主创设计师傅朋告诉青岛晚报记者,文化重塑是他们对院上村进行美丽乡村改造的第一步,通过提炼本土化的乡村风格,挖掘乡村内在的历史文脉,多角度保留乡土习俗和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乡村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让观光者与文化“不期而遇”。

  按照“生态乡村、绿色发展”的主旨,建设美丽乡村,在文化的底色上,还应该再增添一抹绿色。院上村位于大沽河生态旅游发展带上,白蟒河环绕,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旖旎,河流湿地肥沃,生态资源基底良好。目前村里正在对滨河景观进行整治提升。“我们充分利用白蟒河生态资源优势,创建了多类型的功能场所,营造多元化的滨水活动区域,聚集乡村人流,吸引人气,带动乡村活力。”傅朋指着设计图说,沿河两岸设置了传奇广场、莲花广场、观景亭等十余处特色景观,村庄内部完善滨河绿化、公园节点绿化,将形成点线面全覆盖的绿色美丽乡村。

...

  蓝图

  产村相融打造特色品牌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乡村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周俊涛介绍说,长期以来,村民一直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还有部分村民在院上镇驻地经商、做小买卖,人均年收入两万元左右。因此,在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的同时,村里也一直在探讨如何将农业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使村庄搭上发展的快车道。

  这一点,设计团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院上村‘一产’比重较大,‘二产’相对薄弱,‘三产’具有一定基础,有待进一步拓展。”傅朋认为,作为大沽河生态旅游发展带上的特色村庄,院上村应把握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大沽河流域发展的整体要求为依据,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民俗生态农业主题旅游。通过产村相融,引导传统农业向科技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一方面,依托农村人文资源和乡土风情,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休闲、民俗经济产业;另一方面,科学经营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其打造成莱西市特色品牌。(青岛晚报记者 傅春晓 摄影 徐常青)

  (稿件原载于2019年12月17日《青岛晚报》第11版)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