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堂生动的“党课”——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堂

  沂蒙大地是红色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英雄牺牲。这些烈士,有的留下了姓名,镌刻在了革命烈士纪念堂;有的成了无名英雄,与祖国河山融为一体。

  日前,记者走进革命烈士纪念堂,去祭奠先烈英魂,去追寻英雄足迹,去感受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去讲述革命烈士纪念堂背后的故事。

  先烈英魂 永存人间

  顺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南大门,一路北去。在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正北方向,坐落着革命烈士纪念堂。

  堂前,14株塔柏矗立秋风,岿然不动,如塔一般庄严,如碑一般凝重,又如卫兵一般守护着英雄的回家路。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党总支委员、游客服务中心主任孟波记得,“这些塔柏有70多年历史了,是随着革命烈士纪念堂一同落地的。”

  一同栽种的还有堂前的四株月桂。这四株月桂形同灯笼,直径和高度均有8米见方。

  而在月桂旁边,还立着一对明清时期的石狮,守卫着革命烈士纪念堂的英雄们。

  拾阶而上,“革命烈士纪念堂”七个烫金大字迎面而来,这七个字是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王默宪所写。

  抬头仰望,国徽居中悬挂,这在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堂中,这是少有的。一国徽是1953年由政务院授予的,用于表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革命精神 永垂不朽

  远观革命烈士纪念堂,双层古宫殿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说到这一造型,就不得不提及革命烈士纪念堂建造的背景。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之前,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全省建造5处革命烈士陵园,其中一处就是如今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这极大地激励着前方将士马革裹尸、英勇战斗。

  淮海战役鏖战66天,人民解放军创造了“60万战胜80万”的战争奇迹,打出了“饮马长江、解放全国”的有利态势,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在淮海战役取得胜利、渡江战役决胜期间,1949年5月15日,革命烈士纪念堂奠基,次年7月1日落成。该建筑全部为石灰石、水泥构筑而成,东西长45米,南北宽19.6米,高21.4米。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齐聚沂蒙老区,他们发扬沂蒙百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淮海战役精神,不求回报、甘愿付出,设计建造了极具中西建筑特色的革命烈士纪念堂。

  孟波告诉记者,革命烈士纪念堂外观是借鉴了中国古典宫殿的样式,而内顶则采用了欧洲无梁穹顶式设计风格,“‘无梁’谐音‘无量’,赞美革命烈士功德无量。”

  这种向革命先烈致敬的设计元素,在革命烈士纪念堂还有很多。

  位于革命烈士纪念堂正南方的景观——五星池,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革命烈士纪念堂刚好倒映其中,意味着“革命精神,与日月同辉”。

  革命烈士纪念堂穹顶处雕刻的白菜和万年青,则分别寓意“革命先烈清清白白、纯洁高尚”“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而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内堂正中位置的影壁上,还分别雕刻着两组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这是周恩来、任弼时的亲笔专题。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是一个民族对革命先烈的祭奠,也是党和国家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烈士英名 与世长存

  步入革命烈士纪念堂,东西两面正中陈列着两块巨大联碑,直通堂顶。

  联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的英名。这是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25年间,在沂蒙山境内战斗、工作牺牲的烈士及在外地牺牲的沂蒙山区烈士,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就有372名。

  在6万余名烈士中,有3万余名为临沂籍烈士,其他烈士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的是来自外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6万余个烈士英名,到底是如何搜集整理的?1950年,全市各县区民政部门悉数收到校对英烈资料档案的文件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对照查看烈士英名是否正确、有无遗漏。

  随后的三年内,全市民政部门系统全动员、齐上阵,先后完成了6万余个烈士英名的搜集整理校对工作。随后,又花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英名誊写、镌刻工作。

  而在镌刻英名的同时,英烈事迹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原市民政局革命烈士事迹编撰办公室主任赵良就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与朱伟等3人,北上南下、采访搜集,编撰了共四集的《沂蒙英烈》,记录了一大批英烈的英雄事迹。

  聆听英雄的事迹,追寻先烈的足迹,心头不禁澎湃。正如在此接受主题党日教育的党员干部所言:“面对革命先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国、不去爱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奉献、不去担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这是革命烈士纪念堂给我们上的一堂生动“党课”。

  临报融媒记者 张志强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