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茌平区万名党员红色基地寻“初心”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吴振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1927年8月,这里就成立了中共袁楼党支部,距今已有92年的历史,是鲁西第一个党支部,之后又有了全县第一名共产党员郭庆江、第一个农民协会和第一位农民党员县委书记林梦白。”近日,在聊城茌平区博平镇袁楼村,来自茌平区振兴街道的160名党员干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儿女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光辉历程。

  他们仔细观看了纪念馆内1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80多件烈士遗物和革命历史文物。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把参观者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他们从心底对革命烈士生出一种崇高的敬意。

  连日来,茌平区积极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万名党员到博平镇袁楼村、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10月25日,茌平区卫健局40名党员干部在孔繁森坐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同志们庄严肃穆,铿锵有力,字字句句点燃了在场每一位党员的激情壮志。在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内的“齐鲁赤子”“汗洒雪域”“情系高原”“廉洁清正”“深切怀念”“光耀神州”六个部分的内容。

  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聆听孔繁森先进事迹的介绍,仔细观看有关孔繁森事迹的图片资料以及他生前的生活和工作用品。满是补丁的衣服、牺牲前73天为母亲梳头的照片、在工作笔记中写下的遗书、仅有的几件换洗衣物和八块六角钱……无不令参观者为之动容。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革命传统,学习他们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党性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参观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党员的职责义务,以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激励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