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红色乳娘:感天动地的母爱传奇

乳娘手绘画

  1942年,胶东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刻,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包围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不得不为民族大义抛舍下刚入人世的亲生骨肉。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的“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中,胶东育儿所乳儿无一伤亡,她们用朴实无私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之歌。

姜明珍

肖国英

佟玉英

胶东育儿所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乳娘精神感人至深,乳娘品格令人敬仰。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乳娘精神,永远铭记那段难以忘记的红色记忆,乳山市利用胶东育儿所原址民房,修缮建成教育基地,主要包括胶东育儿所纪念馆、胶东育儿所旧址两大部分。

育儿所纪念馆

胶东育儿所旧址

1951年胶东育儿所全体合影

  乳山市吕剧团根据胶东育儿所乳娘的感人事迹,精心编排打造了大型现代吕剧《乳娘》,演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该剧参加了山东省十艺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并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精品工程奖,入选山东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优秀展演剧目并在央视播出。

吕剧《乳娘》剧照

  情景剧《乳娘》通过当年育儿所的长大成人的孩子们,与当年的乳娘穿越时空的情感交流,演绎人间大爱,展现了“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

情景剧《乳娘》剧照

  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市歌舞剧院、山东青年艺术团联合创作的民族舞剧《乳娘》,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创作选题,讴歌胶东育儿所乳娘在峥嵘岁月中的人间大爱。

舞剧《乳娘》剧照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金秀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