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美公务员|敬事敬业勇担当 用心用情为群众

  □ 本报记者 张兆友 刘一颖 本报实习生 颜秉瑞

  敬事而信,敬业乐群。为办案夜里赶路白天取证,封闭执勤连续40多天没有回家,一个月内昼夜奔赴20多个县推动化解信访案件……他们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王妍:一连串成功办结案件代号背后的故事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上案子就要长时间连续封闭工作,平均每年要在办案场所工作超过260天。”枣庄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副科级纪检监察专员王妍说,一旦接到紧急任务,赶赴异地,“夜里赶路白天取证”就成了常态。

  2010年,王妍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基层民警,既调解老百姓“鸡毛蒜皮”的纠纷,也参与侦办“穷凶极恶”的重大刑事案件。2017年11月,她被调入纪检监察系统。在参与查办某中管金融企业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案件中,她一头扎进资料堆,从130余本卷宗中抽丝剥茧,将近千页的银行贷款资料化繁为简,甄别出案件重要线索,成功挖出金融系统黑恶势力“保护伞”,最终3人被给予党纪处分、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妍嘴边总是挂着这句话。为获取重要证据,她曾深入堆满建筑垃圾的皮包公司“化妆调查”;疫情期间,她与同事连续多天带着热水、方便面在交通不便的乡镇蹲点取证。“3·25”“6·19”“7·26”“10·10”……一连串成功办结的案件代号,见证了王妍的踏实苦干。

  刘基超:“戒毒陪跑人”向毒魔亮剑

  山东省济东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刘基超,自称是“戒毒陪跑人”。在他看来,戒毒是一项长跑,戒毒人民警察就是陪伴戒毒人员一起长跑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高墙之内,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他认真地说。

  如何更好地帮助戒毒人员成功戒毒?刘基超在工作岗位上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立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基础,刘基超视戒毒人员为“受害者”,以谈话的方式走进他们内心。“谈话是新收工作第一步。谈一次两次,甚至谈十次二十次……只有把这个人摸透了,开展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有效。”刘基超说。戒毒人员李某刚到戒毒所时态度傲慢,不服强戒。刘基超多方了解其家庭情况后,专门到烟台看望其家人。经过长期的耐心教育和温情感化,李某开始转变,并当上班长。

  “向毒魔亮剑,为警徽添彩,是我不变的信念。”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刘基超主动请缨参加第一批封闭执勤,连续40多天没有回家。近年来,他累计帮助600多名戒毒人员戒除毒瘾、重新走入社会。

  韩云飞:“环保战士”为群众利益代言

  “环境保护这个活,确实不好干!但只要群众需要,就得干,而且要干好!”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韩云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4年多来,他推动1000多件环境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组织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00余件,被称为“群众利益代言人”。

  2018年8月,某市10多位村民来到省生态环境厅,哭诉一企业排污导致农作物减产。韩云飞端上温茶,耐心倾听,安抚他们的情绪。了解诉求后,他立即赶赴实地调研,白天组织检测、评估,晚上查材料、推敲疑难。经过3个月的奔波,终于拿到“特定时段达标排放会影响作物生长”的科学结论,为村民争取到赔偿。2019年,数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提案,韩云飞逐个打电话沟通,形成初步意见后又与他们进行面谈。为推动答复意见落实,他逐案调度工作进展,推动山东在全国率先完成全海域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

  去年10月,韩云飞被检查出血常规严重异常,但他仍按计划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昼夜奔赴20多个县,推动化解信访案件40多件。

  原文链接:敬事敬业勇担当 用心用情为群众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