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南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现场会:大中小学共同领会“文化自信”

  11月17日,一场主题为“文化自信”的现场教学会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举行,这场由济南市教育局主办,山东省实验中学承办的“思政课盛宴”,是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第二场教学现场会。作为济南市“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育英中学、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的思政教师围绕“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同台上课,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实施路径,带领与会思政教师展开头脑风暴。

  强强联合 名校联手奉上“思政课盛宴”

 

 

 

 

  现场会以“文化自信”为主题,来自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济南育英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大学的老师依次呈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堂思政课,大家在一脉相承的教学活动中共同感受文化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山东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陈成标认为,本次现场会以“文化自信”作为主题进行展示,非常契合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对于探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山东省把思政课作为战略课程、标志性工程,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项目,济南市‘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工程作为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抓得实、做得好,为全省学校思政课改革建设树立了榜样、作出了示范。”

  “我们四所学校,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我们有很多学生也是沿着这样的成长轨迹一路走来的,堪称接力式育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感特别强烈,所以今天的四节课格外有意义,聚焦思政课堂,打造教育链条。”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韩相河表示,“此次活动前,我们四所学校多次联合备课,根据各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力求循序渐进、相互衔接,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将知识传授和铸魂育人融为一体。”

  “我们希望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与不同学段思政课老师的深入交流,更了解学生们成长中的每一步,更准确把握学生思维成长的轨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以使思政教师们能更好地做好自身学段的定位,精准发力,服务思政一体化的教育大局,服务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济南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表示,“今天这四节课品质很高,让在场的观众有很多收获和思考。每个学段都找到了能吸引学生的点,努力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思政课就是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在真实的思政课中见到真实的人。”

  螺旋上升 大中小学师生共话“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是一个民族最动人的精神底色。如何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四位授课教师选择找个最恰当的那个“发力点”,撬动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情感。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的张艳梅老师带着自己四年级的学生以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的“汉字”为切入点,从汉字的起源去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中华历史与文化,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美好而心向往之;济南育英中学的卢友伟老师则在课前请学生从自己家里收集有文化特点的物件,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分享,将生活经验与理论相联系,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程春娴老师从传统中医药入手,引领学生思考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与抗疫英雄的现场连线交流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抗疫精神的理解,自觉做民族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山东大学的常辉老师坚持“知识—方法—境界”三者统一,从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探讨文化自信问题在中国古今社会发展中的延续,将文化自信问题置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下思考,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学会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因材施教”是四位老师在总结反思中共同出现的高频词汇。首次与初中、高中、大学思政课教师同台,让张艳梅特别有感触,“作为打基础的小学阶段,思政课教师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充实的知识量去给学生们‘扣好扣子’。”

  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发现教材中相应的内容有许多重合的部分,大家反复思考这其中的“同与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我们就要找到在同一个问题上,内容设置的深度有什么差别,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有什么差别,如何做到螺旋上升,真正实现有效衔接、循序渐进。”卢友伟老师感慨,“这是一个打磨的过程,也带动了我们更多地去思考。”

  同样首次参与四个学段同一主题授课,常辉说,现在的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能力强、方式多,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并最终产生认同,思政课的育人要目标更长远,要对大学生迈出校门后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程春娴老师也通过此次活动对思政课的“螺旋式上升”有了更深的感悟,“在这四节课中,我们个人的感受是,小学阶段更侧重让学生去感受,更多从个人品质落脚,提升个人修为;初中阶段侧重于感想,开始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高中阶段重在让学生去感悟,以梯度式的问题设计引向深入,树立家国情怀,培养辩证思维;大学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思维含量高,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搭建阶梯。”

  互相聆听 专家、教师、学生共谈心中的“最美思政课”

 

 

  “老师带领我们认识甲骨文让我印象深刻,汉字的美好让我们为我们的文化骄傲。”“与援鄂医护人员的现场连线触动了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希望思政课更有趣味,能带给我们更多课本知识以外的知识。”“希望大学的思政课更有思维含量,更有理论深度,希望老师能更多地与我们互动,有价值观的交流。”……在此次活动的第二阶段,与会专家与老师展开了深入研讨,更加触动人心的是来自学生们的现场反馈。“这节课让你印象最深的环节是什么?”“这节课对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你希望思政课如何上?”“你喜欢什么样的思政教师?”四个学段的学生们畅所欲言,也让在场教师们听到了来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和最直接的反馈。

  “这个现场采访对我有很大触动,学生们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学生们希望思政老师有趣、幽默,希望思政课堂生动活泼,这也是党和国家多年来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在路上,仍然有差距。”济南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黄万强感慨万千,“我们要以专业的精神、学术的态度对待一体化建设,让思政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思政课真正慰藉学生的心灵。”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徐海霞老师认为,思政课意义重大、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必须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从特定学段的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环节。“思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升,朝着学生们向往的方向努力,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让思政课成为有魅力、有活力的课堂。”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广友教授、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洪朝教授参会,进行专业指导。文洪朝教授为与会教师做了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建设现状及建设思路》的主题报告,文教授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一体化建设、教学目标衔接日趋合理,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衔接意识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形式多样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合作联动机制,推动教师通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落实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要求。黄广友教授则从本次活动的主题出发,为与会教师进行了题为《关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的专题报告,以专业的角度和理论的深度,引领在场思政教师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更深层次去思考和理解文化自信,领悟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挥文化的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济南市教育局针对国家最新统编思政课教材,组织专业力量,梳理提炼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命教育、走进国家机构等10个主题,在区县和学校申报基础上,确定了五场教学会,坚持专业引领,循环改进。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集中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展示活动,让全市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提升教师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济南市教育局力争通过多场次、扎实专业的行动研究,探索提炼出可复制、高品质的大中小一体化贯通教学成果,促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