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淄博市淄川区巧用加减乘除“法”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解难“题”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获得感不断增强,需求呈现出不断上升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细化触角,凝聚力量,以信仰提升、人文关怀、心灵慰藉为时代特征,引导人们坚守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把崇高理想追求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巧用“加、减、乘、除”法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解难题。

  勤用志愿服务的“加法”,“加”投入,答好“奉献题”。

  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落地,志愿服务是一个有效载体,体现了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志愿者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需要,加大阵地建设投入力度。淄川区融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般阳民生、志愿服务等载体,建立“3+3+3”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阵地,线上建立区镇村3级管理群和群众、党员、在外人员3个联系群1807个,覆盖群众30余万人;线下建立文明实践学校、“明理胡同”和文明示范一条街,将“理论”语言转换为“群众语言”,畅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结合群众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需求,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力度。在全区446个“明理胡同”安置便民小马扎,配备报刊箱,配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制度面对面》等书籍和《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党报党刊,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结合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加大嘉许回馈投入力度。根据志愿云平台积分,定期表扬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与银座超市、蒲松龄纪念馆等31家单位联合成立爱心联盟,志愿者凭年度积分可享受打折优惠,极大激发了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力。通过评优评先、积分管理、礼遇关爱等措施,让志愿服务受尊崇,让善行义举有回报。

将军路街道将军头社区利用文明示范一条街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妙用整合队伍的“减法”,“减”步骤,答好“效率题”。

  淄川区整合队伍力量,成立“6+N”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2800余支、志愿者13.5万人,通过整合服务凝聚力量,减少因队伍分散造成的管理不便、交流不畅等问题。明确常态化活动时间,减少村居(社区)通知流程。确定每月18日为全区文明实践主体活动日,每周五为各村居实践站常态化活动时间,形成了规范性的特有“仪式感”。制定了活动流程和文明实践承诺词,活动结束后推出“一个文明实践故事传播”和“一句心里话感悟”,达到明理觉悟的效果。组建线上线下宣讲阵地,减少组织群众聚集步骤。淄川区在群众拉呱、聊天的聚集地建设“明理胡同”“明理亭”等阵地,从群众到会议室集合听干部讲解变为干部主动到群众家门口进行讲解,破解了以往组织群众难、理论宣传不及时等问题。同时,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强国通”等建立党员、群众、在外人员等联系群,及时、迅速地宣传政策、下发应急信息等,把党的理论和政策传到了千家万户。建设“五单制”网络志愿服务平台,精简点单送单中间环节。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运作新路径,建设“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组织(者)接单—群众评单—政府奖单”“五单制”网络志愿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有效供给,“淄川志愿云”成为新时代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掌中宝”。

淄川区举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

  巧用创新思路的“乘法”,“乘”服务,答好“服务题”。

  淄川区在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扶贫帮困等方面分别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队,有效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广大群众。开展系列文化服务活动,充实“一老一小”精神生活。变“单一思想政治理论宣讲”为“生动说唱”,“拉呱式”“文艺式”宣讲,符合老人、幼童接受习惯,让他们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实施“八小工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围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主题,淄川区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在传播思想、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上下功夫,力求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以小实践贯彻大思想,创新实施小公约、小民主、小服务、小调解、小平安、小乡贤、小名人、小家训“八小工程”建设,落细落小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百姓生活,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用活“五新”实践站服务载体,强化引领基层思想政治新风尚。聚焦青有所志,推行“新婚礼”,倡树村居书记送《村规民约》、家长送家风家训、朋友送书籍的“三送”新风。聚焦少有所教,推广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组织退休教师志愿者为孩子提供作业辅导、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等。聚焦老有所终,在村居建立吊唁厅,配备白公事用品,形成了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让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

罗村镇河东村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96周岁老人刘素芬女士祝寿。

  活用破除短板的“除法”,“除”形式,答好“务实题”。

  随着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日渐壮大,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如果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成为一种摆设,发挥不了社会正能量,就反而会让志愿服务“变了味”。基于此,淄川区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以“有疑惑必解答、有需求必服务”的“双有双必”为重点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淄川志愿云规范志愿者服务时长登记,破除“走过场”形式。“淄川志愿云”自2019年3月运行以来,已有2154支志愿者队伍、35995名志愿者注册,开展精准送单活动1.3万次,志愿服务活动时长4.5万小时,推动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理论水平,破除宣讲内容空洞短板。区委党校教师定期对各级理论宣讲员开展党的理论专题辅导,并讲解宣讲教材使用,组织收看专题报告会,邀请市委讲师团作宣讲报告,为宣讲员深刻理解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供了有力指导。积极招募志愿新鲜力量,破除志愿服务刻板形式。志愿者是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基本方式。淄川区坚持项目引领,在设计好群众急需、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招募志愿者,动员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被服务者的生动局面,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让思想政治工作润物无声、入脑入心。

理论宣讲员田晓鸥宣讲《我们都在“战场” 坚持就是胜利》。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