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获奖成果推介(二)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作为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不断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做学问为中心、以定性和定量评价为手段、以高考管理监督模式为保障、以公众普遍高度认可为支撑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取得很好成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原发刊和出版社层次普遍较高,具有较强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学科“鲁味”特色明显,学界反响大、社会效益突出,很多观点具有重要咨政参考价值和启发借鉴意义。为切实加大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宣传和转化力度,提高优秀成果和人才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特开辟专版,从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中选取部分代表性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的成果进行推介。

  黄少安 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经济研究院院长和山东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和法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出版《产权经济学导论》《语言经济学导论》等专著,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先后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和一些国家基金的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理论经济学学科组专家。

福利刚性、公共支出结构与福利陷阱

黄少安 陈言 李睿

  针对中国刚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和世界众多国家过高的公共福利支出导致政府财政困境甚至政府危机的事实,我们做出了该研究成果。我们创建了“福利刚性”这一概念,使用公共福利支出的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来刻画福利刚性。试图揭示,在存在福利刚性的前提下:(1)公共支出结构将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福利支出的规模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3)福利刚性的强度是否降低经济增速和社会福利,从而导致“福利陷阱”?

  除开文献综述外,还包括关于公共福利、福利刚性与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总结;基于经验事实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下,福利刚性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构建实证模型,使用跨国数据检验了公共福利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论文将福利刚性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公共福利规模、福利刚性与长期增长的关系,发现了以下结论:(1)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单调关系,因公共支出结构和福利刚性的不同,二者关系或为负向或为倒U型关系;(2)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福利支出占比和家庭福利水平之间都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3)福利刚性的增强既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也会降低总体的社会福利水平。

  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预测。福利支出对于OECD16个国家和GFS29个国家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高福利组的OECD样本,福利支出的提高会抑制其经济增长;而对于低福利组的GFS样本,福利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反而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根据估计结果,我们测算的最优公共福利支出占GDP比重的区间为11%—15%。

  研究采用的是单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是分析福利刚性下最优公共福利支出的一个初步探索。如果要更细致地探讨公共医疗和养老金等福利项目的增长效应,更合适的研究框架是内生寿命期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公共福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收入分配,福利制度往往面临增长和分配均等化(即效率与公平)的取舍问题。将福利刚性纳入异质性的宏观经济模型下将有助于分析该问题。

  该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的公共福利支出的规模有重要政策含义,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福利支出的增加应该与经济结构,特别是当前政府支出结构相匹配。过度提高福利性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应当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型相符合。当前中国经济依然严重依赖于投资,特别是政府公共投资。根据定理1的结论,只有在中国经济逐步从投资驱动型走向消费驱动型,政府公共投资比重逐步下降时,提高福利支出的政策才不会抑制长期经济发展。2.福利支出的增加应当与政府职能的转换相结合。目前的中国政府是一个全能型政府,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占比还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公共福利支出,将既不利于经济增长,也不利于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还有可能造成更多的腐败。只有在政府从全能型的大政府变成服务型的小政府,政府支出结构逐步调整时,福利支出的适度增加才既可能增进当期的家庭福利,又不损害长期的经济增长。3.福利支出的扩张和福利制度的建设,应该要注意福利刚性的影响,谨防经济体陷入“福利陷阱”。在福利制度实施之初,家庭并不会形成对于福利制度的依赖,此时福利支出的提高并不会改变家庭的工作和消费习惯,也就不会对劳动供给和资本积累造成影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家庭会逐步形成对公共福利的依赖,这不仅导致具有刚性的福利制度,还抑制了劳动供给和资本积累,从而阻碍长期经济增长。因此在实施福利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对当前经济增长和公众福利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过早和过快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将很有可能导致经济体落入“福利陷阱”之中。

  该论文被引用15次,其主要观点曾以“应该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为题的建议稿报送中央,相关文件中有所体现。

  戚万学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

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

戚万学 唐爱民 韩笑

  戚万学教授、唐爱民教授的学术论文《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学术探讨与实践改革的主要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溯德育学术演进与实践变革的发展脉络与发展逻辑,系统梳理其研究主题,进而从总体上展示40年德育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德育理论研究的历史梳理,亦是对德育学科建设、德育理论及德育改革实践的梳理。这种研究进路对于德育理论研究、德育实践变革具有重要的经验反思与理性期待的价值与意义。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呈现,能够具体鲜明地展示德育领域研究的40年变迁轨迹与演进脉络,这需要对德育理论及其进展具有清醒的、宏观的认识与把握,其研究难度、工作量与学术价值都对作者提出了重大挑战。

  论文以“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为题旨,以主题演变的方式归纳了40年中国德育理论的主要成就及其趋势。认为,1978年以来德育理论研究的历史,是与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伟大实践同频共振的历史,是教育领域不断解放思想、不懈探索并与不同文明成果积极对话的历史,其理论立场、问题边界、研究主题、价值追求均有鲜明的社会变革的印记。其结构包括6个主要方面:(1)德育研究的科学化与专业化探索;(2)关于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问题的探讨;(3)西方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4)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5)德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研究;(6)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讨。

  论文的核心观点有:(1)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历史是与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伟大实践同频共振的历史,是教育领域不断解放思想、不懈探索并与不同文明成果积极对话的历史,其理论立场、问题边界、研究主题、价值追求均有鲜明的社会变革的印记;(2)40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在促进德育学术繁荣、指导德育改革与实践、应对时代课题的挑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与成就,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作出积极贡献,德育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可通过研究主题的概括得以呈现;(3)40年来,德育本质的研究成果丰硕、德育功能研究在持续探索与争鸣中深化;(4)对西方道德教育阶段与流派的研究增强了德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对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推动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化水平,形成5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5)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向活动的德育课程改革取向、突出专业化的德育课程改革追求,成为德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并对德育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理论价值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1)系国内外教育理论界首次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德育理论研究及其进展这一论题予以系统、全面、辩证分析的大篇幅的专题论文。这一成果对总结德育研究的成就、经验,揆度未来德育研究的发展路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系国内教育理论界首次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全景展现40年德育理论成就的专题成果。论文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研究或编年研究之套路,而是采取主题归纳与阐释的方式,在数以万计的德育文献中,择取最能体现40年改革开放之德育学术成果的文献,按主题呈现。这种研究范式,尽管增加了不可想象的工作量,但却以相对完整、相互照应的方式将德育理论的整体图景予以呈现;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3)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论文不仅高度凝练了德育理论研究的6个主题,而且在对每一个主题的论述方面,不以写实陈述为旨趣,而是基于既有成果对德育理论的主要成就提出了作者鲜明、独到的观点,并以二级标题方式予以呈现。(4)本文的理论价值在学界业已得到认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宝立先生主编的《迈向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科学》不仅全文收录了本成果,而且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该文“系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德育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宏观展望了新时代我国德育理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建设路径”,“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能更好地向社会各界宣传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就”。

  该成果在学界得到较大反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社科网等媒体全文转载了本成果。本成果的引用数量已近20次,中国知网下载2622次。本成果获得2019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2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茂聪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高端智库人才专家。在《教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5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一等奖各1项。

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

张茂聪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界关于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的研究往往较多的关注于某一项具体的管理制度,而缺乏对于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及能力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国际比较研究,该成果的出版旨在加快深化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建立符合现代大学特点的大学内部治理制度,既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全面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该成果运用国际比较的视野围绕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展开,以战略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力求通过大学内部治理制度问题研究,系统地分析研究国外大学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学术组织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科研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章程保障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等要素。理性、客观地探析国外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实践,分析比较我国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的制度问题与差距,并借鉴其有益经验,有方向性地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策略,以期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与创新提供理实参考。

  一、秉承和发扬了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创新意识

  该成果立足于我国围绕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这一重大问题域进行研究,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和路径创新具有弥足珍贵的示范引领作用。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具体化的研究格局之中,就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研究而言,又过多地关注于某一项具体制度的探析。该成果勇于寻求对此种研究弊端的突破,从系统论的视角进行研究,其创新性思考为高等教育研究助力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新方向。众所周知,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重职能,大学内部的各个组织只有紧密而又协调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好职能,而这高度依赖于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因此,大学内部多种样态决定了其管理制度的改革注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该成果所作的努力就是着力从系统思维出发进行全方面的关照,以期更加契合大学制度改革的复杂现实。

  二、理性探究了大学制度变革的必然趋势和应有之义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证明,大学发展的每一个历程都是突破自身局限,实现全新变革的伟大历程。该成果恰恰是针对大学内部管理制度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这种探究,既是基于制度理性而进行的多维层面的深度阐释,更是从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出发,对大学制度变革中诸问题的深度揭示。作者通过集中关照大学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大学内部监督制度等八大制度改革领域,并借鉴来自异域的改革经验,分析比较我国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方向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策略。该成果以战略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激励理论、治理理论等为分析视角,注重对变革的学理依据的科学化省思,展现了一名学者在面对驳杂现实中难得的清醒和理智。

  三、注重对国际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萃取和升华

  该成果基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态势,深入分析和比较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诸多差异和差距,最终致力于构建出修正、完善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其中,难能可贵的是该成果将国际比较的研究视角,一以贯之于大学内部管理制度变革研究的各个方面,在比较范围的广度、研究素材的全面度以及整体的研究难度上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内容方面,该成果从改革所具有的综合性、系统性、耦合性等特征出发,集中就人才培养、内部治理结构、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学术事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比较研究。

  四、提供了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本土化启示

  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来实现对本土化问题借鉴是本书的逻辑落点。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我国大学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基于国外经验,作者提出我国大学管理改革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必须正确选择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办学和投资体制,探索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新路径,加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等等。这些观点敏锐地捕捉到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新趋势,科学地把握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全面关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

  周其森 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国农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投资协会特色小镇评审专家。出版专著30部,长篇小说2部,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800多篇。获中国图书奖1次、省部级奖多次。曾主持《人才强国战略研究》《以德治国方略研究》等重大课题。7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40多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1项成果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全省重点工作和全国试点工作。

关于实施“思想强农”工程的报告和建议

周其森

  “思想强农”观点的确立和提出,是基于长期对中国农村思想文化观察研究的结果。

  作为一个理论观点,“思想强农”在学术界系首次提出,是作者近40年来对中国农村思想文化研究的结晶,在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系统阐述,基本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以这个观点为核心,结合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状况,作者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了20多篇调研报告和研究报告,有两篇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其主要内容被吸收进由作者参与完成的《山东省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其核心内容被吸收进中办《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思想强农”工程被列为2018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写进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与《山东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

  本成果课题属于原创性研究,其难度表现在:

  一是涉及面广,问题突出,现实性强,研究难度大。由于本课题是个全局性的问题,且现实问题突出,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缺少现成的答案和参考。加之农民的思想文化基础薄弱,在农村开展思想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现实支撑相对不足。二是理论研究薄弱,学科建设缺失,缺少坚实的学术借鉴和数据支撑。

  本成果具有较强应用和学术价值:

  “思想强农”工程课题研究是对我国“三农”问题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研究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作为一项重大应用性研究,在新时期学术界尚属首次,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探索意义。其成果的应用和深化,必将对推动学术界加强乡村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研究起到引领作用。

  本成果具有坚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该课题是在对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3000多个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是作者的学术专著《中国农民》《中国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系列丛书》(三部)的总结性成果,也是其长期从事的“中国农民思想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成果的转化、延伸和社会反响:

  2017年春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王怀超将作者的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以提案的形式,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并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宣部随后给王怀超委员回复:这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我们很重视,需要作些调研,从总体上考虑解决办法,采取相关措施。同年3月,作者关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经有关媒体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同年4月,作者写的研究报告《关于在乡村文明活动中加强农民思想文化建设的建议》,由有关部门专报中宣部。

  2018年1月8日,作者的研究报告《关于实施“思想强农”工程的报告和建议》获得山东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同年1月14日,“思想强农”被列为山东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同年1月下旬,山东被列为“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试点”,当时是全国唯一试点省份。《山东省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吸收了“思想强农”的内容。不久,“思想强农”工程写入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主要媒体对“思想强农”作了解释:“‘思想强农’工程是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引领,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新乡贤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山东省即将“思想强农”改为“铸魂强农”。2018年8月份,“铸魂强农”工程写入《山东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2018年8月24日,中办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参考借鉴了《山东省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由于山东省当时是全国唯一试点省份,试点工作方案被全国各地广泛参考、借鉴,初步统计约上千家省、市、县(区)、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方案中引用山东省方案的内容。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