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在思政课上引入艺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知识获得感和课程满意度,又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让艺术课与思政课在同向同行中形成协同效应,蕴藏着巨大潜力。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许多高校仍然延续高中教育模式,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艺术类公共课程较为忽视,艺术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比例较小,在学业考核中的占比也较低,学生往往在学习中糊弄了事、考前临时抱佛脚,从而使其沦为收效甚微的“蹭学分课”。
事实上,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注重以美立德、以美育人,一直是我党的宝贵经验与光荣传统。早在延安时期,鲁艺的师生们就以极强的政治责任感与现实主义精神,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南泥湾》《延安颂》等一系列饱含家国情怀的文艺作品,并以此为依托,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与党同心的思想教育、与民同乐的阶级教育、与时俱进的形势教育和以苦为乐的实践教育,在激励民众抗战、颂扬我党光辉形象、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育人的“鲁艺精神”犹如一条绵延不绝的红线,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例如,创作于60多年前的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其主要唱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流传了大半个世纪而久唱不衰,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在去年的国庆七十周年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国庆主题的音乐会、雕塑绘画展、歌舞剧巡演和快闪活动,《我和我的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二小放牛郎》《苍原》等红色歌曲广为流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国机长》等主旋律电影也好评如潮,在思想政治宣传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艺亦载道,艺术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往往是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载体,能够反映时代脉搏、引领社会风气、体现核心价值。许多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曲等艺术作品,蕴含着优秀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无论从艺术形式还是从思想内容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
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让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注重顶层设计,为艺术教育走入思政课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高校党委要进一步重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课程计划,确保课程紧跟时代潮流与政治形势,从顶层设计上打造有艺术元素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在制度建设上加强保障,以选课互通、学分互认等形式推动综合类高校与艺术院校的课程共享、资源互补,组织思政课教师与艺术专业教师深入探讨教学经验,在思政课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艺术气息与思政氛围的相互渗透构建制度通道。
创新教学理念,依托红色艺术作品打造精品课程。加强教师培训,支持教师参观、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艺术作品展等活动,鼓励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挖掘其思想内涵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将作品内容与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相结合,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素材,打造“红色艺术经典”等精品课程。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中优秀艺术作品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努力探索和构建富有时代艺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以红色故事激活课堂,以红色情景感染课堂,以红色精神振奋课堂。
加强新媒体运用,提高红色艺术资源在课堂内外的普及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学习强国”等党员教育类APP上汇集了一系列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等艺术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一有益做法,完全可以应用到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上。要依托艺术类多媒体资源,积极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而因势利导,通过教师解答区、时事讨论区等版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互动,使其在接触不同的艺术作品时自主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自己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认识。
强化红色艺术活动实践锻炼,健全激励考核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从既往经验看,我国高校中有着组织广大师生参加“五四合唱比赛”“一二·九大合唱”等艺术活动的长期传统,成效明显。今后,要进一步发挥戏剧排练、歌曲教学或文艺晚会等艺术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针对此类活动,必须改革完善高校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打破传统思政课“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模式,实行开放式、全过程考核,将学生参加的积极健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艺术活动(如合唱比赛、书画展览、戏剧排练、舞蹈演出等)纳入实践考核机制,并将学生对此类艺术活动的认识与理解体现在卷面考核中。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李海鸥)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