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让山东运河文化“活”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为加强对运河文化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国家先后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山东省在此基础上也相继出台《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从而为山东运河文化的挖掘与利用以及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山东运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影响深远。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山东运河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运河8段河道、15个遗产点位列其中,涵盖闸座、钞关、堤坝、庙宇等诸多水工设施及附属建筑,在中国大运河遗产中极具代表性。山东运河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共同构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齐鲁文明,在历史上对国家及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山东运河北接京津、南通江淮,政治地位异常重要。没有山东运河的畅通,江南及山东、河南诸省的漕粮、军事物资就不能顺利抵达京城,国家统治的根基就不能稳固。山东运河不仅是一条交通之河与政治之河,也是一条经济之河与商业之河。山东运河的贯通促进了沿线市镇的崛起与商业的繁荣,刺激了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加快了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建构起了山东运河经济圈与市场圈,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全国各地的商人、商货沿运河北上或南下,或以沿线市镇为中转枢纽,或于当地开设店铺,刺激了临清、济宁、张秋镇、东昌府、德州等市镇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繁盛局面。

  山东运河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特征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国别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山东运河是一条流动的河,也是一条文化的河,促进了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不同地域的服饰、饮食、舞蹈、音乐、建筑等文化类型沿运河传入山东,并与山东区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运河文化。山东运河还是沟通古代中国与海外联系的重要通道,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与利玛窦、苏禄国东王、朝鲜人崔溥及诸多外国使团、僧侣都曾通过山东运河前往京城出使或朝贡,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山东运河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大。因此,要积极对接国家及省内战略,建立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体系,使运河文化成为齐鲁文化的金名片。

  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山东有运河、黄河、齐长城,地域特色尤为明显,要以运河为轴线,串连沿线城市、乡镇、农村及诸多的遗产河道、文化遗产点、文保单位,实现以点带面、穿珠成线,形成运河文化廊道、生态廊道,通过强化文旅之间的科学融合,推广运河研学游、自驾游,不断宣传推介山东运河。要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制定运河保护及利用的相关规范与法律保障,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做好统筹协调,加大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技术投入,建立山东运河文化遗产数据监控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对运河遗产的科学保护、传承与利用。要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结合山东实际,着重体现运河文化的活态性、融合性,将梯级船闸、运河水脊、商业廊道的特征予以集中展现,将沿线的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非遗文化融会贯通,重点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构建特色集中展示带、优化布局特色展示点,通过文旅融合、重点工程推进,深入阐释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精神。

  与此同时,山东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要与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升级、乡村振兴等结合起来。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与社会发展的根基,在改善好沿岸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的基础上,要着力修复森林、河道、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打造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创建沿岸民众宜居环境,使山东运河成为真正生态的河、文化的河、繁荣的河。制定运河相关规划要结合沿岸社会实际,与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相结合,要改变传统落后的产业布局,加快新能源等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完善沿线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扩大民众增收渠道,增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动,在乡村旅游、绿色养殖、古建保护、非遗传承方面提供专项资金与特殊渠道,打造沿运美丽乡村,提升民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尽管山东运河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巨大,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山东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仍存在着研究力量薄弱、高质量成果不多、遗产保护压力大、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问题与不足,因此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背景下,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化理论研究与服务现实的结合,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协调合作机制,讲好运河故事,强化对运河文化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实现山东运河文化的长期与可持续性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推动齐鲁文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系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 郑民德)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