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山东是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山东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寄予了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殷切期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于山东而言,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任务的具体实践。我们要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理解把握新时代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内涵要义,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扛起农业大省责任,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禀赋优势得天独厚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过亿”的人口大省,也是农林牧渔总产值率先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山东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得天独厚,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总产量均在全国前列,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理应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打造齐鲁样板、贡献山东方案。

  从农产品保障供给看,山东以约占全国1.6%的国土面积分别承载了全国7.2%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以约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分别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和13%的水产品。2021年,山东粮食总产量突破1100亿斤大关。

  从自然地理环境看,山东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低山丘陵、平原湖泊、河流湿地交错起伏,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类型,形成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造就了山东众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数量多达351个,位居全国前列。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省级名录1073项。

  从城乡发展结构看,全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54%,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22。全省26个县级市、52个县占到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57%,县域总人口超过全省的一半,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四成。

  从乡村内部结构看,山东共有乡镇级政区1825个,其中街道696个,镇1072个,乡57个;山东约有7万个行政村、约9万个自然村。在2021中国百强镇榜单中,山东上榜9个。在农业农村部公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山东有24个村镇入选。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理解把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内涵要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凝心聚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历史进程,其实质内涵就是挖掘激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全面提升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乡村多重功能价值,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内涵要义,必须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征。一是要发挥山东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整体打造保障有力、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强省样板,培育一批农业强市、农业强县、农业强镇,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方案;二是要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打造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样板;三是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样板;四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激活资源资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打造规模人口充分就业增收的样板;五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打造党建引领、守正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的现代乡村精神文明的样板。

  基于乡村发展规律,深入探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能人带动,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只有依靠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才能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以郓城县为例,郓城县把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瞄准农村社会“当家人”、乡村发展“领头羊”,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连片推动、协同共享,着力打造全面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分布在一定地域的村庄,在空间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地域文化等方面关联密切、地缘相近,把连片村庄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协同推进,推进村庄连片规划、组织连片共建、产业连片发展、生态连片共创、乡村连片治理,更有利于在适度规模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元化发展、全链条构建;更有利于促进抱团发展、共创市场、共创品牌,提高综合效益;更有利于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开发,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生态价值;更有利于乡村地域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开发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发展新价值。郓城县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规划建设了“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探索形成了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郓城路径。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打造粮食主产区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探讨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必须把握粮食主产区种粮用工逐步减少、产中服务社会化规模化、产后链条延伸等粮食生产现代化趋势,一是要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收益,二是要着力开拓粮食主产区农民和集体收益,三是合理布局粮食产业链条的农技服务、烘干仓储、精深加工、秸秆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建设,推进农牧循环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粮食主产区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收益方面,主要从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上下功夫,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藏粮于地;推进良种优质化,做到藏粮于技;推进全面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减损;推进全程数字化,按照精细、精准、智能、智慧的粮食产业现代化要求推进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进粮经高效化,在稳定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秋季高效粮经作物复合种植;推进服务社会化,推动粮食生产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向全产业链条的社会化服务模式转型;推进储加销一体化,合理布局粮食智能仓储、精深加工设施,推进中央厨房、餐饮门店建设,打造粮食产品品牌等等。在开拓粮食主产区农民和集体收益渠道方面,主要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多渠道增加土地收益、财产收益和务工收益。

  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换道超车”。以乡村空间数字化和村庄规划数字化为先导,推进乡村“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进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打造数字大田、数字牧场、数字果园、数字加工车间、数字仓储物流,开辟直播带货、社群电商等新渠道;推进数字化赋能农村治理全领域,聚焦基层党建、民主协商、政务服务等方面的治理堵点难点,建设智慧小镇、智慧村居,推动村级党组织体系与网格化治理体系、数字化治理手段充分融合,让乡村治理更智能、更高效;以数字化赋能农民生活全方位,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数字化”模式,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行“互联网+服务”,提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享受到数字化成果。

  (作者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 袁奎明)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