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临沂市罗庄区:文明实践 触手可及

  “赶过这么多大集,还是头一次赶志愿服务大集,这个大集既新颖又接地气,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村民王志华激动地说。

  王志华口中的“赶集”,正是临沂市罗庄区创新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集”活动。近日,罗庄区文明实践“一老一小”主题“志愿服务大集”活动走进盛庄街道花埠圈社区,“集市”上,各类“服务商品”琳琅满目。来自中共罗庄区委办公室、罗庄区委统战部等15个部门单位的志愿服务队伍为花埠圈社区的居民送去科普宣传、健康查体、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将贴心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文明实践 随处可见

  “刚才一位居民向我们咨询一些应急救护知识,我们志愿者当场示范讲解,居民很快就掌握了几项急救方法,直说‘太方便了’!”来自罗庄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张亚军介绍,他们单位为此次活动准备了《救护知识手册》等材料,专门向居民科普急救知识和医学捐献等有关知识。

志愿者为村民讲解急救知识

  文明实践,何以随处可见?中共罗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清国道出了其中一项奥秘:“以志愿服务大集为例,活动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调度,全区600余支志愿服务队自愿报名,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结合文明单位的动态考核,对积极参与的单位在文明单位的考核中给予加分,进一步调动单位参与的积极性。”罗庄区全区所有村居都组建了3支以上的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之花随处可见。

  文明阵地 随时可进

  志愿服务大集,不仅局限于文明实践广场上,同时扩展到了群众家中。带着关爱“一老一小”的文明实践主题,来自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花埠圈百姓家中,打扫卫生、拉家常,一份份爱心化作一股股暖流,为抵御严寒筑起温暖的避风港,温暖着社区居民的心。

志愿者到村民家中开展志愿服务

  群众需要什么,实践站就提供什么;群众在哪里,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2021年以来,罗庄区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拿出150万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奖补资金用于阵地建设,不仅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范围扩大到全区具有党组织功能的村居社区,并且以“有场所、有旗帜、有服装、有队伍、有活动、有品牌““六有”为标准,推进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如今,全区所有村居社区都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宣传栏,发动志愿者不定期走访居民,随时随地收集居民的诉求,通过“居民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精细化服务解决居民实际需求。

  文明服务 随手可得

  “今天我们去了黄山村、劳模店村、朱家地村看望困难老人,并为这些老人送去了棉衣,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我们也呼吁各地爱心社能参与到花埠圈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花埠圈爱心志愿服务队队长马成文说。

花埠圈爱心志愿服务队“爱心加衣”活动现场

  来自全区的志愿者们到花埠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花埠圈社区书记陈贵成却带着爱心志愿服务队走出了花埠圈。当天,花埠圈爱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以“爱心加衣”为主题,先后到罗庄区前黄山村、劳模店村、朱家地、鑫园村、桥西头村等村居、小区,将崭新的棉衣送到了困难老人家中,让老人温暖过冬,为他们传递温暖、传递爱。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罗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与资源力量,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将新思想讲进百姓心里,把党的政策送到百姓手里,实现与群众需求的无缝隙对接,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精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实现了文明实践随处可见、随时可进、随手可得,全区焕发出新时代文明新风貌。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