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共拥有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346家平均年龄96岁

  为深化内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山东品牌建设,近日,山东省商务厅联合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共同发布了《山东老字号发展报告》白皮书。6月19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王洪平介绍白皮书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老字号发展报告》白皮书全面梳理了山东老字号发展现状,回顾了自2017年以来山东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提炼分析了当前老字号发展的趋势特点及面临问题,同时对今年省里将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进行了概括。白皮书全文约28000字,由五个部分组成。

  白皮书第一部分着重介绍山东老字号基本概况。目前,山东共拥有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346家,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66家,经山东省商务厅认定的山东老字号企业280家,这346家老字号平均年龄96岁,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企业105家。从行业分布看,346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百货零售、餐饮酒店、粮油食品、酒水饮料、纺织服装、中医药保健品、轻工工艺、农林畜牧等十几个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2018年,山东全省346家老字号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985.9亿元,比2017年增长9.4%,其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9家(数量比2017年增加14家),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7家。346家企业中,有24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占比达七成,其中109家企业的增幅达到两位数,占比为31.5%;企业的整体利润增长2.2%,其中213家企业实现了利润增长(占比61.6%)。山东全省346家山东老字号中,拥有非遗技艺的企业140家(占比40.5%),其中14家国家级非遗,52家省级非遗,64家市级非遗以及10家市级以下非遗。

  白皮书第二部分主要反映近年来山东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工作进展。白皮书指出,自2017年以来,山东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从政府发力制定完善政策,到指导组建老字号协会推动企业抱团发展;从创办老字号博览会搭建合作平台,到组织召开山东全省老字号企业工作会议推动相互交流;从开展“山东老字号”认定壮大企业队伍,到实施老字号溯源计划增强品牌公信力;从组织开展老字号产品包装创意大赛、校园文化周活动,到创办《山东老字号》融媒体加强系列宣传推介;从实施“山东品牌中华行”推动老字号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到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辟“山东老字号馆”助推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现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山东加快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工作举措越来越精准有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把青岛啤酒、东阿阿胶、宏济堂、德州扒鸡、周村烧饼等老字号牌匾擦得锃亮、叫得更响;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省商务厅指导组建省老字号企业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山东老字号认定及保护促进办法》并开展第四批山东老字号认定,面向全国征集“山东老字号”标识,发起创办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开展“山东品牌中华行”推动老字号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实施老字号溯源计划,组织老字号企业入驻善融电商平台扩大线上销售。2018年,省商务厅在继续组织办好老字号博览会和“山东品牌中华行”基础上,相继举办了老字号包装产品创意大赛、老字号校园文化周活动,创办了《山东老字号》融媒体,开通运行了山东老字号公共服务平台,在京东平台开设了“山东老字号”馆,实施了第五批山东老字号认定。今年年初,又联合故宫博物院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活动,大力弘扬老字号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有力提振了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白皮书第三部分主要提炼了当前山东老字号发展的趋势特点。白皮书指出,近年来山东全省老字号在创新发展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守正,始终把品质和信誉作为立业之本,坚持在传统领域深耕细作、追求卓越;坚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二是传承,高度注重文化和技艺的保护延续,使之一代代发扬光大。三是创新,坚持依靠产品、技术、营销、理念、模式等创新,不断为自身注入新活力。四是融合,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快线下线上融合发展。五是拓展,积极冲破地域束缚,走出去开疆拓土开拓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六是联合,老字号企业间开展的横向合作日益增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七是担当,认真履行企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白皮书第四部分简要分析了当前老字号存在的问题。白皮书指出,山东老字号企业总体发展良好,但企业间发展不均衡。一方面,青岛啤酒、烟台张裕、东阿阿胶、德州扒鸡等老字号已成为知名国际品牌,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阶段,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规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有的甚至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部分老字号品牌形象陈旧,创新不足,现代文化元素融入较少,难以获得新生代消费者的认同;老字号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保留传统手工工艺来加工制作的特色产品,由于年轻人从业意愿不强,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一些小微企业的产品单一,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能力较弱;个别企业经营理念保守,满足现状,“小富即安”。

  白皮书第五部分阐述了今年拟开展的重点工作。白皮书指出,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全省老字号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把“创新、提升”贯穿到全年工作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为老字号注入新活力:一是组织举办老字号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文创设计加快老字号新品开发,增强时尚活力,打造新爆款;二是策划实施“老字号惠民快闪店”活动,创新举办“山东品牌高铁行”,通过模式创新开展精准营销,增强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消费黏度;三是推动老字号积极对接资本市场,通过寻求融资、谋划上市、打造创客空间等途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提升内涵,深入挖掘老字号文化和品牌价值:一是编纂《山东省老字号志》,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山东省老字号发展历程,增强老字号品牌公信力;二是深入开展老字号校园文化周活动,提升青年学生对老字号的文化认同;助推老字号创新;三是依据去年发布的老字号三项地方标准,开展老字号品牌价值评定,提升老字号品牌含金量。坚持搭建平台,积极整合资源助力企业发展:一是高水平举办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打造全国老字号领域最具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的交流平台;二是组织开展中华老字号儒家文化行、走进古商城等活动,利用老字号博物馆、文化馆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引导老字号借助文旅资源实施融合发展;三是升级完善山东全省老字号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更好地服务山东全省老字号企业。

  在白皮书的编写中,还特别引入了20多个老字号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案例,如:开创养驴扶贫模式的东阿阿胶,不改匠心、不止创新的德州扒鸡,一粥一饭递温情的济南超意兴餐饮,小芝麻大文章的崔字牌香油,薄的是烧饼、厚的是良心的周村烧饼,依靠电商转型实现白酒营销新突破的国井扳倒井,等等,这些案例很好地反映了山东老字号企业顺应时代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持续铸就辉煌的经验做法,同时也把老字号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助于社会公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蕴藏在老字号背后的感人故事,了解老字号的传统文化精髓和核心价值观。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