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沂蒙新红嫂

  □记者 卢鹏

  通讯员 杜昱葆 尹君 报道

  “我奶奶跟两个儿媳妇说,有奶水先给烈士的孩子吃,自家的孩子吃糊糊。战时托儿所40多个孩子一个没少,奶奶却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三八妇女节”前,临沂市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69岁的于爱梅接待一批又一批参观团队,为她们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动情的讲述让许多观众流下热泪。自2011年担任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沂南教学点义务讲解员以来,于爱梅已经作了3000多场有关沂蒙精神的报告、讲解,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沂蒙新红嫂”。

  于爱梅出生于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她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沂蒙红嫂”张淑贞的女儿,“从小就跟着奶奶、妈妈给来拉练的部队送鞋垫、送鸡蛋。”受家庭影响,沂蒙精神自幼就在于爱梅心中扎了根。参加工作后于爱梅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选择嫁给军人。丈夫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长年在外,于爱梅就担起家庭重担。公公生病、去世,都是于爱梅照料、操办后事。

  1984年,于爱梅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4年,于爱梅退休后却更加忙碌了,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拥军优属、传承沂蒙精神的事业之中。

  国庆60周年阅兵济南军区参训部队,兰州军区赴沂南打井抗旱给水部队,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武警临沂支队……这些年来,于爱梅积极组织慰问子弟兵。她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退休金,每年用于拥军优属的花费都在1万元以上,十几年来,通过她向部队官兵赠送的鞋垫就有2万余双。为筹集资金,之前从未经商的于爱梅做起一份酒水生意,许多人听说后主动支持,让她十分感动。

  “爱梅来了,就是亲人来了。”在沂南县天河养老服务中心“功臣楼”安度晚年的抗战老兵们说。2019年,30多名沂蒙老区抗战老兵入住“功臣楼”后,于爱梅一直把这些老人当做亲人,每逢春节、七一、八一等节日,都组织志愿者前去看望慰问。

  2016年于爱梅发起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组建“沂蒙精神宣讲团”,多次出省宣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的成员目前发展到200多人。

  目前,于爱梅正带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编辑一套有关沂蒙精神的书籍,并筹划启动今年的宣讲行程。来回的奔波忙碌,使她腿痛的老毛病又犯了,“等忙完这阵我再去医院看看。”于爱梅说。

  令她欣喜的是,大女儿高洁和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主动加入到传承沂蒙精神的队伍。高洁现是当地村里挂职第一书记,与母亲一样,她也成为党性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还经常为当地中小学讲“开学第一课”、主持课外活动等。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金秀清

更多